第17部分(第1/4 页)
开白纸,大概就是王中忱为这个汇报所写。
王中忱汇报完,意见就集中在《天问》上。
丁玲说,把张扬的《天问》给魏巍看看,我没时间看了。前些日子有个老同志给我提意见,提得很好,关于写卫立煌的那篇(指第一期上的《卫立煌访问延安》),他说,这些人 是我们的朋友,也帮助过我们,但我们心里要清楚,他们毕竟是另一阵营的人,和我们打过仗。对傅作义我是很清楚的,抗战胜利后我们到了晋察冀,他进攻解放区,把我们的桑 干河糟蹋得不像样子。因此《天问》要多几个人看看,捧得不要太高了,分寸要掌握得恰当。
陈明说,张扬来信说,马思聪对祖国很向往,感情是很深的。牛汉也说,文章写得还是稳当的。
魏巍说,有几个界限要考虑,同情?表扬?不是说可以平反的事情都可以表扬。马思聪在“文革”那种情况下离开了祖国,现在平反,不算叛国,但这种情况是否就值得表扬,就 值得写文章?马思聪回来,开个座谈会、欢迎会,发个消息,是可以的,但文章的副标题加上“写给马思聪”,是否太重了一些?
王中忱说,张扬写马思聪是被劫持走的。事实怎么样,不大清楚。
丁玲说,我的意见,不论文章写得好与否,把副标题去掉,我们现在给他平反,在国外会有好的影响,但具体情节还是要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和遇罗锦的问题不一样,要慎重一些 。
牛汉说,当前的形势是彻底否定“文革”。普通读者的心里,特别是知识分子会高兴的,欢迎给马思聪平反。解放前马思聪有民主思想,是进步的,他是在“文革”最黑暗的年代 出走的。马思聪既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在国内桃李满天下。
丁玲说,党中央现在给他平反,是从政策和策略考虑的。我不是说写马思聪不好,他回来就好。我提出的就是“格”。魏巍说得对,我们的读者是各种各样的,在没有充分说服人之前,人家就会说我们是为了追求订数“讨巧”。
牛汉说,这篇文章发了,政治上不会有什么风险。原来我考虑四、五期是抓读者,抓订数的,要为明年的发行做些准备。
最后决定:《天问》第五期再说,但是终究没有发。
当天,陈明在日记中写道:“谈第四期稿件,对《天问》讨论得较多,决定撤下,留在五期,着重看稿件的内容分寸。讨论气氛较好。”
马思聪也始终没有回到祖国来。1987年5月客死美国,终年76岁。
除了《天问》,魏巍对第四期上的一篇理论文章《胡风文艺思想平议》,也表示出谨慎的态度。5月2日晚上他给丁玲、陈明打电话时再次说,对这篇文章还是要稳重一些,多几个 人看看。
4。 写给马思聪的《天问》被撤下(3)
在《中国》的主编层,魏巍属于稳健派,对待稿件是最谨慎的一个。丁玲说过:“魏巍是个好人,正派的人,热情的人,但他的文艺思想……,现代作品他看得很少。”①对于《 中国》的编辑方针和几篇稿子的看法上,魏巍与编辑部多数人不大一致,他与编辑部主要负责人的关系也不大协调。查阅《中国》的会议记录本,魏巍在会上很少发言。几个副主 编里边,他是发言最少的一个。在《中国》,魏巍心情也不大愉快,他与编辑部之间,由于对稿件意见不同所导致的矛盾和成见,日益加深。他曾经向丁玲谈到,编辑部负责人的 文艺思想与他是否一致?
1985年3月23日舒群找刘绍棠交换意见时,刘绍棠就说过,其实,最早有意见的不是我,是魏巍。他对发表遇罗锦的文章有意见。刘绍棠还说,魏巍说过,不要忘记我们的读者是谁 ,搞“解放牌”,一两期还可以,老搞下去不行。
6月12日《中国》开会,讨论向作协党组汇报的内容。魏巍一直没有正式发言,只是到了会议要结束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我也插一句,我约的稿子,一篇也没有用,也没有消息 。”这是一句题外话。他讲完,谁也没有接他的话茬。
丁玲去世后不久,1986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饭店西餐厅举行颁奖会,牛汉和魏巍都去了。陈明日记中说,他要牛汉“是否招呼魏巍同志一下,他拒绝了”。牛汉在2008年7月出版的他的口述《我仍在苦苦跋涉》中说:“魏巍后来在一次 会上说丁玲不该让牛汉来编这个刊物。”
近年陈明多次对我说过:《中国》调王中忱来,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协调魏巍和牛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