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李敏结婚(344)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断人肠(347)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350)
青枫浦上不胜愁(354)
派专机送女儿护理贺自珍(354)
“江青嫌我老,是个土包子”(358)
搜寻那烽火的年代(362)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362)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65)
梦里寻他千百度(367)
初为人母的李敏(370)
不愿再同江青生活在一起(370)
陪妈妈看社会主义(375)
对小宁宁“整风”(377)
“文革”狂飙(379)
李敏不知该革谁的命(379)
江青的“革命”目标(383)
“文革”中贺自珍一家(386)
杜鹃声里斜阳暮(389)
女儿难进中南海(389)
“没有资格”再为父亲守灵的女儿(393)
没有权力奔丧的贺自珍(397)
君何在?桂影自婵娟(399)
长恨此身非我有(399)
“要看天安门,要见毛泽东”(402)
纪念堂内不许哭,牙咬手绢见遗容(405)
落月摇情满江树(409)
清贫的女儿(409)
爸爸的稿费(411)
为妈妈送行(413)
妈妈的箱子(416)
妈妈的精神(417)
附 录
贺敏学认的外甥女杨月花郑学秋(420)
美丽的永新,美丽的女儿(图)(1)
贺自珍(右一)与李敏同贺敏学一家合影 坐落在江西省西部的永新县,是一座美丽的县城。罗霄山脉那一座座纵横相连的青峰,环抱着县城,就像为永新设置了碧绿的屏障。禾川河像一条玉带,绕城而过。这山这水,给永新增添了奇异的色彩,既有江南特有的葱茏,又有群峰竞立的雄伟。这山这水,哺育了永新勤劳的人民,使它成为赣西一带有名的鱼米之乡。永新险要的山势和水陆两便的交通,使它成为通往宁冈、井冈山、莲花、吉安的要隘,因而又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美丽的永新,有过许多动人的传说,出现过许多志士仁人。这里,我要记述的是永新的女儿——贺自珍一生的战斗历程。
黑暗造就了她叛逆的性格
1909年9月的一天,正是秋月朗朗,桂花飘香的时节,在井冈山东麓的永新县,一个女孩子哇哇地降生了。喜悦的父母看着这个眉眼俊俏的女儿,商量着要给她起个最美好的名字。妈妈说,就用桂花和明月做她的名字吧!于是给她起名桂圆。这个女娃娃,就是贺自珍。
贺自珍生长在###的年月。先后盘踞在江西省的军阀陈先远、蔡成勋、方本仁、邓如琢、孙传芳等,连年混战,把个江西省搞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就连坐落在边远崇山之中的永新县,也不能幸免。从广东来的军阀陈修爵,成了永新的“太上皇”。他同当地的豪绅相勾结,以苛捐杂税盘剥百姓,使永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贺自珍有一个温暖的家。她的老家在永新县南乡的黄竹岭,祖辈务农,家境较殷实。她的父亲贺焕文是个老实憨厚的读书人,曾娶一房妻室,妻欧阳氏因病早逝。贺自珍的妈妈温吐秀,是广东梅县人,生得异常美丽,聪明能干,待人和气,家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贺自珍有兄弟姐妹多人,哥哥贺敏学、妹妹贺银圆(后来改名贺怡),同她年龄相差无几,志趣最相投,下面还有弟弟贺敏仁和小妹贺仙圆,年纪比她小得多。直到贺自珍记事,祖父留给他们的家产还是很可观的。然而这样的家庭也无法躲过军阀和土豪的魔爪。
那是贺自珍4岁那年,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还不见在县衙门办事的爸爸归来,全家都等着他吃饭呢。贺自珍跑到门口去张望,看不到朝这里走过来的身影,也听不到爸爸那熟悉的脚步声。天色越来越黑了。
贺自珍的父亲贺焕文在县衙门里当了个刑门师爷,专为打官司的人写状子。县衙门的差事,在那个时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现在天都黑齐了,他还能有什么公事没办完呢?妈妈越等越着急,终于沉不住气了,托邻居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