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宗教星球(第2/3 页)
们逐渐认识了天体构造和运动的规律、蓝星起源和形成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这就为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若是以这个神奇的角度,似乎宗教几乎就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发展到如今,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中宗教依旧占有一席之地。
不少文明的猜测就是,除非整个文明进行彻底的思维革新,不然文明成员个体总能找到新的图腾来进行相应的宗教崇拜。
不仅仅是神灵,祖先,强大的现象,未知的物体都能成为智慧生命体宗教的载体。
否则也不会有科学神教和飞天意面教,这种奇奇怪怪的宗教冒出来。
而作为一个九级文明,需要收集这么多智慧生命体,弄出一个这么极端的环境来让他们进行相关的宗教崇拜。
这不是典型的吃饱没事干吗?
不行的话,你造千百个戴森球这样的宇宙奇观也起码符合你九级文明的地位啊!
搞宗教崇拜,多少有点行为艺术了吧?
虽然我读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g
陆羽已经不求找到这个九级文明的逻辑,他只想从眼前的星球中找到更多的细节,来给他的任务冲一冲进度。
凑够积分,俺就润。
管你们九级文明那什么奇怪的脑回路?
所以,根本不急着回复未知文明的邀请,也不急着穿过空间之门。
这颗行星公转轨道虽然很奇怪,但想飞出观察范围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随着三天的持续观察,越来越多的数据汇总,七号很轻易的就建立起了相应的社会模型。
眼前看起来是一颗星球,但不如说是一个被九级文明精心打造的【教堂】,连同这个极端的双星系统都是【教堂】的一部分。
这何尝不是一种宇宙奇观。
而更诡异的是,在这样的奇观中,依旧是支持科学发展的。
只不过神奇的是在支持智慧生命体的学科研究中,缺乏生命学科。
这就有意思了!
一位科学家最富创造力的时期,应当属于年轻时期。年轻人总是更不迷信权威,不会被固有的思维所桎梏,而且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得出突破性的理论猜想。
在人类物理理论研究突飞勐进的时代,许多科学家的重要成就,都是年轻时候做出的。
以人类杰出的几位科学家为例,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海森堡24岁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泡利25岁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狄拉克在26岁时,提出了狄拉克方程……
年轻的思维,总是有更强的创新能力,也更加擅长领域上的大突破。
当然也
不是说年纪大了就不行了。
年纪大了,随着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能做出科研成就的依旧很多,人类的智力巅峰,不像身体那样过了三十岁就会衰退,而是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也会愈加丰富,对各种科研工具的使用愈加老练,这对科学研究是有好处的。
但实际就是,随着年岁渐长,突破性成果确实在快速减少。
以陆羽走向星空之前的时代为例,为何在进入21世纪之后,理论研究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几乎进入了停滞状态,人类对基础科学研究像是被锁死了一般,再无变革式的突破。
一时间,科技被锁死的言论被阴谋论者喧嚣一时。
但事实上,出现这样的原因是科学理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二十多岁的年纪,连现有的理论都学不完,凭什么去创新、去突破?
即便是人类再出一位爱因斯坦式的天才科学家,也要学习完量子物理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突破。
所以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年少成名的越来越少,只能靠知识的不断积累。
而随着年岁渐长,终于在某个领域达到了专家水平,但思维已经变得保守与内敛。
这并不是信口开河,以天文物理学为例,天文物理学家通常需要应用很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像经典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粒子物理学等等。
想有一个诺奖成果,必须要有足够的学术知识支撑。
但构成的学科大类中,想要完成一个细分学科的学习就需要很长时间的刻苦学习。
然而成为一个细分学科的专家之后,面对整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