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眼皮动都不动。这小有薄田,怕是不少吧。
“玉公子太过自谦了。请用茶。”招呼和玉喝茶,李老太太说道。
李老太太是真的误会和玉了。和玉家真的只有几十亩田,的确是小有薄田。
李长卿看到祖母和这位小公子已经谈好,对着李老太太说:“祖母,孙儿想看看这些琉璃杯,可以吗?”
要是在以前自己这个嫡孙是绝对不会征询自己这个祖母的,现在就算急得挠心挠肺的,也很是有礼貌的等自已的应允。
“这可是宝物,长卿拿得时候可要小心。”李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
“谢谢祖母。”说完就拿起杯子左看右看。甚至趁祖母不注意,把母亲顾氏杯子里的茶水倒到琉璃高脚杯里。绿莹莹的茶叶有的沉在杯底,有的飘在上面,杯子里得情形,一目了然。胡氏觉得稀罕,从儿子手里接过杯子,细长的手指那这辈子,另有一番韵味。
李老太太看着胡氏和孙子之间的互动,更加相信,自己买了一套宝贝。
一盏茶的功夫,马掌柜就回来了,打开一个精致的盒子,当着和玉的面,数了里面的银票数量,十八张一万两的银票,还有十张一千两的银票,以方便和玉随时取用。这刘掌柜,别看做生意有点奸商的味道,但是做事情让人称道,很细心。
马掌柜,快速拿出一份契约,和玉和李老太太分别签字,印了手指印。看到和玉签的是“何玉”时,脸上露出了然于胸的笑容,好像和玉的名字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一样。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李老太太命人拿好着宝物,和玉收好盒子里的钱财。和玉见目的已达到,也不在这边久留。但来了一趟,说什么也要在京都逛逛,买点东西,再回清水县,开始自己的千亩荒田改良计划。
和玉向老夫人告辞,和铁牛一起去逛逛京都的大街。
京都就是京都,大街就比清水县宽了好几倍,店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走到一个卖首饰的摊子面前,和玉停下来,被做工精致的发饰吸引。和玉买了十几个大人用的,又买个了几十个,小孩子带的小巧的珠花。摊主看何玉买了这么多,送了和玉两副小耳坠。既然是送的,管他好看不好看,不要白不要。
和玉在书院附近买了三块上好的砚,一块要送给何志英,何志勇的夫子,一块送给王知州,最后一块送给王知州的师爷杨师爷。因为杨师爷很受王知州的器重,和他打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到底是女孩子天性,看到前面有一个卖布料的地方,和玉看到这些布料比清水县的好看多了,显然质量不是一个等级的,但价格更不是一个等级的。
旁边有个成衣店也是这个布料店开的。和玉进去,看的眼花缭乱,各种衣服的搭配都是现成的,搭配的非常合适。小二介绍,这些都是今年的新款。价格贵,但是现在和玉不差钱,喜欢就买。和玉想了一下几人的尺寸,根据肤色了,每人挑了一件衣服。
和玉帮铁牛选了一件深颜色的衣服,然铁牛到里边的小隔间去换一下,看看好不好看。
穿着新衣服得铁牛,英气勃发,很帅气,买了。
铁牛因为又有了件新衣服,在那边瞎乐,才不管好看不好看。
经过兵器店,铁牛这货不走了,盯着一柄长剑,两眼冒星星。不就是一把花哨点的剑嘛。什么,要一千两。嗨,一千两就一千两,刚才人家铁牛一句话,多当一万两,给他点奖励也不足为过。
两人大包小包的拎着好多东西回到福来客栈,简单的吃点东西,吩咐小二照看一下马车,明天一早就回清水镇,和玉又给了那小二一百文小费。这种钱和玉不想省,以防小二做事不尽心。
第二十九章 拜访王知州
和玉一大早,收拾好东西,叫上铁牛,带了一些干粮,回清水县。铁牛身上背着一把长剑,外面用麻布包好。这货才不傻,知道不外露,。
上次是和泰华楼的马车一起进京的,速度比较慢。这次就和玉一辆马车,铁牛赶着马车速度快了不少。赶到家,居然天还没黑。
韩姨开门,看到铁牛一身打扮,身形一晃,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韩姨接过和玉手里拎的大包小包,说道:“姑娘,你可回来,喜儿每天都要去村口十几次,整天嘴里念着,大姐怎么还不回来。”
“这几天有劳韩姨了,我给大家带了好多礼物。”和玉笑呵呵的说道。
“那韩姨有幸见识一下京都的好东西了。”韩姨说道。
“大姐,你终于回来,喜儿想姐姐了。”何喜从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