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你看上去好年轻啊。”
过去,喜欢这种称赞的仅限于老人家。“您身子骨真硬朗啊。”“您看上去真年轻,我都猜不到您的年纪。”听到这样的话,老奶奶和老爷爷们就会很高兴。如今,不仅是老人、中年人,甚至是青壮年、青少年、小孩,都觉得看上去越年轻越好。当然,也有部分人不喜欢这种称赞。不过,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小个一两岁根本算不上童颜。年过四十却吃着二十几岁年轻人的零食,毫无负罪感地展示着迷人身材的演员黄信惠,以及虽不是演员也不是艺人,却拥有艺人般性感身材的大妈郑多妍,她们都备受瞩目。林秀晶、崔江姬受世人追捧,同样原因,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看上去依然像十几岁的少女。在当今世界上,只能说童颜是“潮流”,是必须的东西。
不单单是艺人,普通人里面也开始陆续出现“童颜明星”。2006年下半年,某电视台举办了“童颜选拔大会”,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四十多岁的大妈、二十七八岁的职场女性纷纷报名参加。奶奶被误以为妈妈,妈妈则像姐姐……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是位家庭主妇,四十多岁的她看上去像二十多岁的女孩,后来她还出了一本书介绍自己童颜常驻的秘诀。就这样,谁都希望自己保持童颜而陷入病态的“童颜民国”,像制定韩国小姐选拔大会的审查标准一样,出炉了一系列童颜的标准。具体标准好像是这样的:
?额头必须饱满光洁(如果有皱纹的话就糟糕了)。
?眼睛必须像戴了美瞳隐形眼镜一样,眼珠大而亮,眼白要干净(如果因劳累而有血丝,或者眼白太多的话,是绝对无法在童颜的世界上立足的)。
?眼底要有突出的撒娇肉(眼睛底下出现眼袋的话绝对不行)。
?颧骨圆润,略带粉红色(脸色苍白,或者脸颊凹陷的就无地自容了)。
?下巴要和发育不全一样短而可爱(咬牙等习惯很快就会让下巴出现瑕疵,一定要小心)。
?皮肤白皙,没有毛孔(浮肿,或者像月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的皮肤,根本就拿不出手)。
还有很多说法,但可以用两条来概括:
第一,看上去像小孩子;
第二,没有因为操劳而出现的瑕疵。
这是2007年童颜评选大会的标准。
这是个你我生存都很艰难的世界。在随时会被炒鱿鱼的公司里,拿着可怜巴巴的工资,即便看上去寒碜、恶心,也得耻辱地生活下去。结婚需要上亿韩币,生孩子的话,花得会更多。面对天文数字的大学入学费用,家庭主妇都得出去做事。在瞬息万变、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里,连七十几岁的老人家都去碰运气找工作。要眼睛没有血丝,没有眼袋,还要有胖乎乎的粉红脸颊,能拥有这些的,只有那些不知道辛苦是什么的人。他们都是有财力注入脂肪,或者注射肉毒素的有钱人,当然不会老。我们真正想得到的,不是“童颜”,受到推崇的,也不是“童颜”,而是维持童颜所需的“闲暇”“时间”和“费用”。就是这些东西。
在这个时代,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一种耻辱。我们最羡慕的,是那些坐着不动,手不沾一滴水就能赚钱(比如说房价上涨,中了大奖,或者嫁个好人家)的人。变老和长皱纹之类自然变化也被当成了疾病和障碍。今后,两极分化会更加严重,有钱人会花钱让自己变得更年轻,带着天真烂漫的笑容;而没钱的人会更加辛苦地做事,更快地老去。
童颜症候群还有一个更危险的理由。照前面所说,所谓童颜,就是不年轻但看上去像小孩。饱满的额头是孩子们的专利,漆黑的眼睛也是孩子们的特色。此外,看上去像是桃子一样胖乎乎的红色脸颊,短短的可爱下巴也是孩子的重要特征。但饱尝人情世故,成天唉声叹气的小老头一样的孩子,就无任何可爱而言了。必须要成为讨人喜欢、长得漂亮、看上去像天使一样的小孩才行。但我们不都是大人了吗?已经长大了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看上去像是小孩呢?
我们之所以想要尽可能地保持童颜,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感到害怕和恐惧。真正不知人情世故,真正天真烂漫的人是不会希望自己保持童颜的。他们已经是童心童颜了,怎么会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产生欲望呢?如果他们今后还能继续对世事一无所知的话,他们就能永远地保持童颜。
真的希望获得童颜的人,是那些早已童颜不再的人。只有那些尝到了世态炎凉的人,才会想要重新获得童颜。只有那些品尝到挣钱的艰辛,历经社会磨难,尝尽人生百态,孤单寂寞,并感叹社会不好混的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