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大家不妨看一下,再发一下评论。”这段话像给网民们发出了冲锋的号角一样,一时“帖子”如雪片般发来。只是瞬间的事情,网民们有多少热情去关心一个草根作者的文章?不过,余不怕攻击和诽谤,更不怕善意的恭维和吹捧。这里按原帖继续抄录一二,以飨读者。
另一个代码的人说:“我现在手里就有一本,还没看完,确实写的不错,刚到图书馆的时候,看到若愚的照片,还以为是为了写书挣钱的,翻翻是张文波写的序,还以为是政治家玩的什么游戏,后来随便翻了翻,写得确实很好,才决定看完,于是就借了。”这位先生一定是生活奢华的人,嘴一定很馋。不然,怎么连看书都这么挑剔呢?更有甚者,余的书一定触到他的痛处,或者是哪一根神经。他发帖说:“我以为是垃圾而已,主题不突出,看不出作者要针砭什么?刻画人物不深刻,正反人物不明显,对领导们的工作和生活不甚了解。尤其对司法部门领导布置工作、讲话等司法活动不是一个普通门外汉能写的,所以不真实。虽然没提真名,但一些事却是在××县发生的,所描述太失真…,蔚县因煤矿多近些年种大烟失控,*到了极限,各个部门有权的成了千万元户。甚至亿万元户诞生了好多,以‘苟育德’为首的亿万元户以各种手段捞钱,在好单位安排亲属。等等事实不次于‘黑洞’、‘黑冰’,只不过蔚县没有写作人才。另外县纪委书记职务属异地交流对象,霍师爷一本地人当违背事实。”他愤愤说:“做为小说没有文学价值,做为纪实看又不真实,看这种书纯粹是浪费时间。如果掏钱买书,你就是冤大头。”
看完这段帖子,余想:这位仁兄发帖时的心情,比起余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来,要复杂和沉重的多。他既承认现实的*,又痛恨人们揭露这些事实。他还知道领导干部异地交流的规定,却不记得商品交流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人们一定会想,眼前那些*分子一定是他的父兄或者和他有某些关联?而余写这种书的感觉像到风月场上嫖了一次妓一样,或者说在他们的脚踝骨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引起了末梢神经的传导。这位仁兄的良知还在,他希望余今后写文章要“刻画人物”、“突出主题”、“了解生活”,余并不这样想。却是文章写的越模糊越好,离生活越远越好。最好没有主题。余想说的是:“如果你看完《西游记》,你难道就是牛魔王吗?留着自己的钱,干些实惠的事情,何必买书?”有人必定要问:“他是谁?”余只能说:“人们都明白。”
有道是: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若愚文稿 2011年1月29日 。 想看书来
(第六篇)《时间隧道》若愚“诗”稿
《时间隧道》若愚“诗”稿
(一)、夜影
孟夏的暖风吹过夜空,
抽象艺术的灯柱伸出细长的手掌,
柔和的彩光把朦胧点亮,
女人悠闲而荡漾,
裤衩穿在丝裤外面,
明眸下被黑色的口罩遮挡。
远方柔弱的光斜照陋巷,
黑暗中是摩登而修长的腿,
心灵的掩盖不是生活的彷徨,
是命运给予的潇洒和信手的*,
岁月抹不去历史的踪迹,
远古赋予时代的沧桑。
(二)、古城
思绪把残垣断壁的铁城遐想,
烈火烧不尽绵羊石的坚硬,
却奠基着巍峨和雄厚的张狂,
秦砖汉瓦给她披上勇士的戎装,
月色点缀她斑斓的脸庞,
城隍的凝重挤压着古朴的思想。
韦陀的忠诚捍卫着达摩的意志,
恒河文明注入婆罗门的叛逆,
融入秋水和道的海洋,
儒家的精深掩映自然的博大,
夏娃的恋情传递人类的繁衍
伏羲的神话述说中华的传扬。
(三)、闹市
车水人流扰乱夜晚的宁静,
暮色的苍茫送走奄奄的夕阳,
不动的星河怎能抵挡花灯初上的繁荣,
老人佝偻而寂寥,
胡龇在胸前随风飘荡,
深邃的目光是生活的精炼和现实的梦想。
远方飘来女人的芬芳,
脚下堆满泥塑和彩绘的偶像,
貂蝉和曹操用不同的*,
谱写传奇的篇章,
硝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