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页)
不久,便见一名军士从东面飞驰而来,向赵瑗禀报道:“示禀殿下:东北二十里外有一彪军马正与金军厮杀,高彦将军特命小人前来请示殿下,是否引军前去救应。”赵瑗道:“你回去告知高将军,命他不许擅动。”那军士领命而去。赵瑗随即命人飞骑赶去打探。过不多时,那军士回来禀报,说道:“奉殿下号令,小人现已探明,那一路军马约有千余人,打着‘忠义’大旗,原是太行山忠义门下帮众,得知我军在此与金人大战,特赶来相助,不想未曾与我军汇合,却先遇上了金军。”赵瑗听罢,点点头,命其再探。
赵仲谋心道:“原来是我忠义门下的众师兄弟们来了。”当即向赵瑗说道:“在下昔日曾在忠义门下学艺,现今师门有难,我自不敢置身事外,这便赶去相助破敌。”赵瑗说道:“我早先也曾听说岳元帅命人在太行山树起‘忠义’大旗,广招天下忠义之士抗金报国,不想赵大哥你竟也是忠义门下弟子!”继而又道:“忠义门为国御敌而来,此番有难,小弟自当派兵相救。”当下叫道:“孙骥将军!”一人自赵瑗马后应声而出,向赵瑗拱手施礼,说道:“殿下有何吩咐?”赵瑗道:“你速引本部人马随赵少侠前往救应忠义门,一切奉赵少侠号令行事!”孙骥道:“末将遵命!”
赵仲谋向卓清说道:“清儿你在此稍候,我与孙将军片刻即回。”卓清点点头,心想数十万金军尚且困不住他一人一骑,此时身侧有数万军马相随,自不须担忧。赵仲谋见卓清答应,一催坐骑,纵马先行,孙骥自引二万余人,跟随在后,向东北急行。
赵仲谋马快,早将步军甩在身后,不到片刻,便已赶到阵前,但见数万金军围住忠义门千余帮众,激战正酣。赵仲谋见金军势大,忠义门弟子武艺虽较金兵为高,但以寡敌众,已渐渐抵挡不住,十数名武功稍弱的弟子,只片刻间便为金兵所杀。赵仲谋心想此时事态紧急,若待后军到来,只怕忠义门损伤必众,当下挺枪跃马,径向金军为首大将冲去。赵仲谋飞马赶到近前,也不及看清敌将面目,手起一枪,已将那金将挑于马下。金军得势之际,忽逢剧变,无不大哗。
赵仲谋催马向敌军最厚之处杀入,右手挚得青釭宝剑在握,将忠义门下诸般剑招信手使来,金兵迎者立毙,竟无一人能挡得他一招半式。
忠义大旗下,众人正自迥迫之际,忽见一人单骑杀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更为惊奇的是,其人剑底施展的招数,竟然全都是本门的剑法!此时,但见其人右手宝剑挽起六七个剑花,从胸前横掠而过,一剑劈出,前攻后拒,左接右挡,正是本门报国剑法中最为精妙的一招“飞将出塞”。这招飞将出塞并不繁复,现今忠义门下众弟子也尽皆会使,但若要使得似其人这般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剑法之神妙,却是连潘国坚、赵国华这等门下一流高手,也难以做到。只见其人三尺青锋挥舞之下,将本门剑招中的余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招式平淡之处,又赋予剑招无限的新意,寥寥数式之间,便已显露出持剑之人高深至极的武学造诣。
众人见状无不大喜,凝神向其人来处一望,千余弟子之中,便有数十人喜道:“原来是赵仲谋师弟到了!”赵仲谋冲入重围之中,翻身下马,向众人一笑,不及与众人交谈,宝剑疾出,于片刻之间,接连杀死十数名强敌。众金兵见赵仲谋宝剑犀利,剑术精良,无不胆寒,一见其人之面,便即四散而逃,唯恐趋避不及。赵仲谋持剑在四周游走一圈,见此时形势易转,双方实力消长之间,众师兄弟们已渐渐敌得住金军,当下长剑一收,径来找寻潘、赵二位师伯叔。
赵仲谋向战阵北侧金兵至厚处急行数步,便见十数丈处,一人长剑飞舞,力敌金军十余名军士,尤自占得上风,再看其人浓眉大眼,方面阔口,却不是师伯潘国坚又是何人?只见潘国坚左掌前拒,迫退身前二敌,右剑横掠,与三柄钢刀相斫,忽尔一个翻身,飞足重重踢在两名金兵胸口,同时长剑回劈,冷不防地将身侧二敌砍翻在地,使的正是本门报国剑法中的一招“飞渡阴山”,赵仲谋不禁大声叫道:“好!”潘国坚虽闻其声,但众敌在侧,不及回头观望,又接连递出数招,或劈或砍杀死数名军士,直教一时之间金兵再不敢向他身前攻到。
赵仲谋见潘师伯举手毙敌,神威凛凛,心下不由得大喜,正要上前拜见,忽见东侧十丈开外,一员金军小将在马上张弓搭箭,一箭径向潘国坚后颈射来。赵仲谋急呼:“师伯小心!”但眼见那箭来势极快,待得潘国坚惊觉转身,那支羽箭离他颈项已不过数寸远近。潘国坚势无可避,正欲闭目待死,忽听得“波”地一声轻响,一道极其强劲的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