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4 页)
次人大报告中,就因为乡音的问题,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当时,他在讲话的过程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但是,由于口音的问题,被人误
听为,“拒绝接受人大监督”。
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最后甚至惊动了中央。因为,
作为一市之长,怎能在如此重要、公开的讲话中说“拒绝接受人大监督”呢?!
后来经过了解才清楚,原来他的原意并不是“拒绝”,而是“自觉”。但由于语音上的差异,造成了这样
不该发生的故事。
再比如,有一段相声,反映的是部队在军事训练的行军途中,发生的一个由乡音问题引发的,让人发
笑的故事:
一支部队,在翻越山岭的行军途中,因为山高坡陡,为了保证战士的安全,连长在队伍前部发布命令,
要求行军队伍人与人之间要拉大距离,并要求战士一个一个向后传。于是,战士们一个一个向后传达连长
的命令:
“向后传,拉大距离!” “向后传,拉大距离!” 于是,战士们按照连长的命令一个一个向后传。当传到一个山西战士那里的时候,由于他的乡音问题,
传到下一个战士的耳朵里的命令变成了:
“向后传,拉大驹驴!” 当传到最后一个战士那里的时候,这个战士为难了:这荒郊野外的山上,到哪儿找一头驹驴呢?而且
还要大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乡音在交流中具有两大障碍:
首先,容易产生歧义。比如我们列举的前广州市长黎子流的案例。
其次,交流不畅。也正像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
我国的方言主要分为北方语系和南方语系,其界限是长江,长江以北,为北方语系;长江以南,为南
方语系。但也有个别现象,比如昆明,它的方言就属于北方语系,这主要是由于明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形成
的。还有四川、贵州、湖北、镇江,也都属于北方语系。
北方语系在吐字发音上主要存在一些调值不准的问题,比如天津人习惯把二声说成四声,把“干吗(má)” 说成“干吗(mà)”;陕西人也是如此,更习惯说三声和四声。
南方语系除了调值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声母混淆,甚至声韵母不分的问题。“”和“”不分,“”和“” 不分等等。同时,南方语系还不分前后鼻音、没有卷舌音、有尾音,声调比北方人柔和。而且,南方语系
往往有很多声调,以粤语和闽南语为首,都有十几声,中间回旋婉转,起承多弯,诘屈聱牙,引发外人浮
想联翩,产生歧义。
除了上面我们所谈到的问题之外,很多人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歧义和障碍,往往是由于“尖团”字
造成的。
所谓“尖团”字就是平翘舌,其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南方地区以外,东北、陕西、内蒙古等很
多北方地区的人们也是“尖团”字不分。
“尖团”字指的是以z、c、s、zh、ch、sh、r 作为声母的汉字,以z、c、s 作为声母的为平舌音,以zh、
ch、sh、r 作为声母的为翘舌音。“尖团”字共有汉字约2200 余个,其中平舌音约700 个左右,翘舌音约1500
个左右。
“”虽然是翘舌音,但因为并没有与之相对的平舌音,所以,一般人都能够清楚的表达,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