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页)
起罗四奶奶,徐令宜笑道:“这几天怎么不见英娘来玩了?”
年后,罗四奶奶来过好几次,或是来看谨哥儿,或是送些吃食衣裳过来,每次来都带着英娘。徐令宜很喜欢。
“这些日子天气好,四嫂带着英娘出去踏青了。”十一娘笑道,“说是等大哥来京他们就回余杭——一父亲现在不理庶务,大嫂怀了身孕,鸿哥儿又小,他们得回去帮大嫂料理家务,大嫂也能轻松些。等明年大哥散了馆,不管是留在京里还是外放,家里都不能少人。以后再来趟燕京就难了。趁着这机会把英娘带出去开开眼界。”
徐令宜点头:“那你要准备些丰厚的程仪才是。”
“妾身这两天正在办这件事呢!”十一娘笑道,“父亲的、几位姨娘的、大嫂的、鸿哥、庥哥的……到时候只怕要两辆车拉才行。”
徐令宜站定,回过身来望着十一娘。
红色的灯光为她的脸庞染上一层霞光,带着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不由携了她的手:“这些日子好些了没有?”
十一娘由他握着,笑吟吟地点头:“每天吃二两燕窝,还不好,可就真没法子了!”
有灯光倒映在她的睁子里,璀璨夺目。
徐令宜上前一步,想揽她在怀,眼角瞥远远跟着他们的秋雨,略一思忖,还是放弃了,只拿了拇指摩挲着她的手背:“有不舒服的就说,千万不要忍着。人参、燕窝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只要大夫说吃了好,就是不喜欢,当是药,也要天天吃着。”
十一娘笑着点头。大大的杏眼微眯,有种孩子般率真的欢快详溢在眉宇间,让徐令宜看着暖意丛生,眼底就忍不住有了几分笑意。
“过两天刘医正要来复诊了吧?”心有所触,徐令宜的语气如春天的晓风,轻柔又温和,“我听说三七吃了好。你问问他。要是能用。我让人从云南弄些三七来。”
“吃燕窝就很好。”十一娘语气微顿,上前一步揽了徐令宜的手臂,笑盈盈地道,“用鸡汤加香菇烧,做成冬瓜盅,都很好。寺”
今晚的十一娘,和平常很不一样。好像显得特别高兴,特别活泼,而且,还颇为大胆。
徐令宜有些读异,可更多的,是喜欢。
他喜欢这种连空气都轻松了起来的氛围。
徐令宜的手轻轻地覆在了十一娘揽着他胳膊的手上。
“我倒忘了,”他轻笑道,“你生于福建,长于余杭,是喜欢吃海味的。如今马佐文在福建,我写信让他给我们捎点鲍鱼来。到时候你做了佛跳墙,让娘也尝一尝。”
太夫人在北方长大,不喜欢吃海味。
十一娘没有吱声,把头靠在了徐令宜的胳膊上。
杨妈妈把药油倒在手上擦热,刚挨着杨仗的高肿的脚踩,杨氏就倒吸了口玲气。杨妈妈手不由一缓。
杨氏却咬了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妈妈下不了手,这伤只怕永远也会好。”
杨妈妈心里何况不明白,略一犹豫过后,下了力的揉。
杨氏痛得额头全是汗。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反而有隐隐的踏实,好像这样,月色下的独行、草丛里的躲避、徐令宜不屑的表情带给她的羞辱……借着这痛苦,由半真半假的虚幻变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她死死地抓住炕桌的一角,抿了嘴,尽管痛苦万分,却一声不吭。只有这样,才能让心里好受些。
杨妈妈看着扬氏强忍着,却里难受。思前想后,说着闲话想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
“我去的时候,文姨娘还没有睡。听说姨娘的脚崴了,很是吃惊,连声问我是怎么崴的。我说是在台阶上扭了一下。文姨娘要过来者,被我给拦住了。”
文姨娘精明能干,把她引来了的确不是件什么好事。
杨氏没有做声。
杨妈妈继续道:“说天色太晚,免得惊动了夫人。姨娘这才做罢。让冬红姑娘找了这瓶药油给我。说是上好的红花油,从广东托人带回来的。”
文姨娘那里一向有好东西。
杨氏点了点头。
“我谢了又谢。”杨妈妈说着,手上前不松劲,“文姨娘就让冬红姑娘送我出门。还说,明天一早来看你。”
虽然同住在东小院,两人却是一南一北,中间隔着两个院落。来往间会路过通住正院后罩房的穿堂。
杨氏沉吟道:“穿堂的门关了没有?”
杨妈妈想了想:“关了!”又道,“冬红挑着灯笼一直把我送到了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