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一个月后参加的中考,平时全校前三名的她,因九分之差与重点高中绝了缘,上了一所中专。两个堂哥神气十足地对她讲,你苏苗青不是有能耐吗?人家排在十几名的同学都考上了重点,但你还不是名落孙山吗?真是二两铁打大刀,你哪够料啊?你要是能混出个人样来,我们就头朝下走……
听妈妈讲过,她是一个刚来到人世间,就遭人嫌弃的丫头,当时生下她,奶奶一看又是个女孩子,就气不打一处出,“算命先生说,这胎是个小子,怎么又是个女娃子?女娃子啥用?怎么也不能为咱苏家大门口挂个灯笼,来光耀门庭!”说完就挪着小脚出去了。童年的阴霾使她幼小的心灵过于早熟,并产生一股强烈的信念:“娥眉誓压须眉!”六月份中专毕业的苏苗青,放弃学校保送她继续深造的机会,执意去北京闯荡。班主任楚老师苦口婆心地劝阻,“苏苗青同学,你是校学生会主席,也是文学社的社长,你十八岁就入党,是一个很有潜力、很有爆发力的孩子,你应该充实好自己,等自己本科毕业,再去北京寻梦也不迟。我们学校可只有两个名额,你可要三思而后行!”
“楚老师,我去意已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在社会中实践几年,一定比在学校里学习几年更有收获。再说,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我再读书了。”
就这样,在妈妈不知情的情况下,苏苗青从家里的抽屉里,平生第一次“偷”了四百块钱,回到学校宿舍,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提着一个破旧的旅行包,连夜乘火车,去了北京,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到了北京西客站。
。。
遗失的古典 第八章(4)
一下火车,她就迷茫了。不知东南西北,更不知何去何从。背着鼓囊囊的行李,顺着人流走出了车站。她告诫自己:既然走出来了,就一定要坚强!
她就读的院校是国家级重点的大中专院校,每年都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各类优秀人才。北京一家四星级的大酒店——凌云大厦,常来学校招聘职员。一个月前,当那位人事部王主任,从一摞毕业生安置材料中发现苏苗青的资料介绍时,一锤定音,一定选她!不用任何笔试,可以直接去北京上班。她自然很乐意,北京对她来讲,可是具有超强的吸引力。当人事部王主任起程时,苏苗青在继续深造与就业的十字路口徘徊的时候,又赶上妈妈动阑尾手术住院,因此,她就留了下来。王主任临走前留给她一张名片,说随时欢迎她。
如今,王主任的名片,对于她来说就如同一棵救命草。
“苏苗青同学,你已在北京啦,太好了。你现在,在北京哪个方位呢?”王主任很热情。
“我早上刚下的火车,还在北京西站。”
“你直接从西站的公共汽车总站找802,到左安东路那站下车,就可以看到‘凌云大厦’了!你到了以后,打电话给我,我派人去接你。”
大概有四十分钟的路程,她就来到了目的地。她在路边的报亭给王主任打了个电话后,十分钟不到,一个扎着马尾的大姐来到苏苗青面前,微笑着说:“你一定是苏苗青了,长头发、大眼睛、鹅蛋脸,嗯,不会错!”
“大姐您好,我是苏苗青。”
那位大姐接过苏苗青的行李,“我待会先安排好你的食宿。明天上午,你去找王主任办入职手续。”
“大姐,请问您贵姓?”
“我是管后勤的,负责你们女职员的宿舍管理,大伙都叫我郑大姐,你也这么叫吧!”她话语直爽而亲切。
不知不觉,郑大姐带着苏苗青到了大厦后院的宿舍区。她被安排在一间四人房的惟一空闲的一个上铺位。
苏苗青打量了一下房间,还算不错。一张共用的大方桌,上面放有十八寸的TCL王牌彩电,旁边堆满了形形色色的小零食,还有几本琼瑶的小说;房内虽没安装空调,但墙上有两个挂壁风扇,四个铺位都可以吹到。苏苗青为在北京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免费住到这样的地方已很知足了。
郑大姐待苏苗青收拾完行李后,便带她到职工餐厅用餐。餐厅在宿舍楼后的一幢公寓的地下一层,那座公寓比职工宿舍高档许多,据郑大姐介绍,那是大厦高级管理者的宿舍。
餐厅内,有个食品橱窗,员工们都是通过橱窗向值班师傅点自己喜欢的饭菜,里面的一个大圆桌,摆放着荤素各四样菜,两个汤,主副食也摆在一旁,水果沙拉也供应得很丰富。
“在这里用餐,只有餐饮部的职工免费,其余所有部门职工都要充值刷卡消费。其中大厦的经理们,也都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