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课堂学习和田野实习,今天正式结业。下面,有请许恒教授给同学们颁发结业证书。”
东方白先翻看一下结业证书里面的学员姓名,然后念出名字,再递给许恒教授,学员们依次上台领取。
东方白念道:“周旭生。”
一个脑门上沟壑纵横的学员走上台领取结业证书。他就是来自山西夏县的学员周旭生。
东方白念道:“黄一萍。”
黄一萍走上来,先向许恒教授鞠了一躬,接过证书后,又瞥了东方白一眼,才走回自己的座位。
1956年,华夏大学校园内。学校的大喇叭里正播送着歌曲《向科学进军》:“向科学进军,向科学进军。党中央号召激动着人心,鼓舞着我们向现代化前进,奋勇攀登,奋勇攀登,奋勇攀登。。。。。。”东方白快步走进图书馆,借了本英文书,一边翻着英汉词典,一边认真地读着,不时往面前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马林手里也拿着一摞书,悄悄走到他身边,小声问:“看什么呢?”
东方白小声回答:“《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马林很感兴趣地问:“谁写的?”
东方白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利比教授。”
马林问:“怎么用?”
东方白说:“原理很简单,所有生物体内都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当这个生物体死亡后,每隔5730年正负40年就会衰变成原来含量的一半,因此,只要测定这个生物体现在的碳14含量,就能推出它的死亡时间。”
马林又问:“它可以测出多久的数据?”
东方白说:“一般是5万年。”
马林看了看四周,说:“好是好,不过我要提醒你,在钻研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政治,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说你只专不红,走白专道路,你可要当心啊。”
东方白气愤地辩解道:“我们搞考古的,总不能只读马列的书,不读专业书吧。”
马林看了看四周正在看书的师生,赶紧把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
东方白也察觉到自己的冒失,压低声音说:“我相信自己钻研业务没有错。”
马林说:“还是注意点好,省得犯政治错误。”
东方白感到十分委屈。
1959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许恒带领东方白和黄一萍等学生在遗址上踏勘,不时从地上捡起一个陶片仔细端详。
黄一萍问:“许先生,您认为夏文化真的存在吗?”
许恒说:“自从国学大师王国维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之后,就已经雄辩地证明《史记。殷本纪》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是可信的,那么照此推理,《史记。夏本纪》所记载的夏王的世系也应该是可信的,但究竟是否可信,就要靠我们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地下的遗迹和遗物来证实了。我们这次对‘夏墟’的调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黄一萍又问:“您怎么知道这里就是夏墟呢?”
许恒说:“根据文献记载啊。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夏人活动的地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河南西部的颍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区,另一个就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和涑水附近。这里是夏朝的第二代王太康的都城甚寻的所在地,从踏勘的结果来看,这个遗址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黄一萍说:“看来,要想当好考古学家,先要当好历史学家啊。”
许恒说:“对啊,这正是王国维所创立和提倡的地上和地下‘二重证据法’。”
黄一萍对东方白说:“我真羡慕你,能整天呆在许先生身边,那该学到多少知识啊!”
东方白说:“是啊,我考许先生的研究生就是为了跟许先生多学点东西。”
许恒说:“东方虽然是我的学生,但古文字功夫比我强,我也要向他学习啊。”
东方白说:“我也是听了您的话才在古文字上下功夫的。”
黄一萍对东方白说:“那你以后可要好好教教我。”
东方白说:“你的田野发掘经验比我丰富,咱们还是相互学习吧。”
许恒高兴地说:“好啊,好啊,这就叫教学相长嘛。”
1960年,二里头遗址。东方白有气无力地挖着土方,突然头一晕,摔倒在地。黄一萍赶紧走过去,扶他坐下,焦急地问:“怎么样,没事吧?”
东方白睁开眼,说:“没事,就是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