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李纨听了这样的话,就笑:“这是那里的话?你到底说明白了是谁的亲戚?”那婆子丫头都笑着回说:“奶奶的两位妹子都来了。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还有一位爷,说是薛大爷的兄弟。我这会子请姨太太去呢,奶奶和姑娘们先上去罢。”说着,一径去了。到底是老太太屋里的人,就是跑腿的丫鬟婆子也很有场啊。
宝钗笑着说:“难道是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
李纨也笑着说:“我们家婶子又上京来了不成?他们也不能凑在一处,这可是奇事。”
大家纳闷,就一起去王夫人上房,只见乌压压一地的人。
黛玉坐在一边,不知道自己是去好,还是不去的好,还是紫鹃低声在她耳边说:“姑娘还是去吧。她们再来人也是亲戚,这里本来就是姑娘外祖家里,有什麽别人的亲戚不能见的?再说这次一次厮见过,以后见面也认得,省了以后单独介绍。”
黛玉也想,这些人来怕是要常来往了。要是人家都见过了,自己以后再见面,还得单独介绍,也是不好,不如一并见了,就跟着去了。
到了上房一叙,原来是邢夫人之兄嫂带了女儿岫烟进京来投邢夫人的,路遇王熙凤之兄王仁也正进京,两亲家一处打帮来了。走至半路泊船时,正遇见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李纹、李绮也上京。大家叙起来又是亲戚,因此三家一路同行。
后有薛蟠的堂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所以今日会齐了来访投各人亲戚。
就是说刑夫人的哥哥家和王仁还有李家母女不过是凑巧了居然赶到了一起,说起来也算亲戚,就结伴一起上京了。虽然巧了些,也是正常。
薛蝌却是听说王仁上京才带上妹子进京发嫁,并不同路,倒是最后赶上一天到了。这却奇怪了些。为什么听说王仁上京,就带着妹子上京发嫁?他妹子出嫁,和王仁有什麽关系啊?
既然一天拜会,他们又不和王仁等人同路,难道真的巧到一天到京城?王家、薛家都是金陵人,进京的话,也是一条路,一路上都没遇上,倒是到了京城的荣国府就遇上了,也太巧了吧?
巧的已经不能和刑家,李家比较了,毕竟刑家、李家和王家差不多时候上京,又走的一条路,遇上也正常。要是遇不上,还估计说客气话的时候,会来一句,怎么居然没遇上?
这边紫鹃奇怪思量,那边大家见礼叙过。
贾母王夫人都欢喜非常。贾母最喜欢热闹,就高兴的说:“昨日晚上灯花爆了又爆,结了又结,原来应到今日。”一面叙些家常,一面收看带来的礼物,一面命留酒饭。
李纨、宝钗和婶母姊妹叙离别之情。
黛玉见了,先是圈养的小姑娘好容易见了生人,自然有些欢喜,可是后想起众人皆有亲眷,独自己孤单,无个亲眷,不免心酸,这时候感觉紫鹃从后头握住了自己的手。那手很温暖。
这时候,贾宝玉也真是算个情圣,十分了解黛玉的心思,马上过来劝慰了一番,有他插诨打科,一时黛玉也就转悲为喜了。所以说贾宝玉少爷也不是一无是处。事实上什么人应该都不是一无是处吧。
回到自己房里,紫鹃看屋里没有别人,怕黛玉又伤感起来,就说:“宝姑娘的话有意思。”
果然黛玉起来好奇心,就不顾的感怀身世了,问:“什么话有意思?”
紫鹃边倒茶来,边说:“就说老太太派来的人说,‘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还有一位爷,说是薛大爷的兄弟。’可是薛大姑娘居然说‘难道是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这要是别人也罢了,偏是最小心的宝姑娘。”
连丫鬟婆子们说话都注意,姑娘是薛大姑娘的妹妹,爷是薛大爷的兄弟;偏薛宝钗自己来了句“我们薛蝌和他妹妹”而不是“我们宝琴和他哥哥”。
虽然是亲戚,但是在一屋子未婚的小姐跟前脱口而出一个外男的名字,好吧,其实也没什么,又不是在一屋子外男跟前脱口而出一个姑娘的名字。但是如果是别人也罢了,说了就说了,真的也无所谓,可是偏是号称最讲究的薛大姑娘。
黛玉当时心思不在这里,所以真没注意,这么一说,果然如此呢,就说:“大概宝姐姐和那薛家二爷关系好吧?不,我的意思是,她们倒像亲兄弟。”这年头就是亲堂姐弟,说关系好,也的有个讲究的说法,难道是堂弟关系好,却和堂妹不好?这话就不好说了。不过黛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