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2/4 页)
地叹道:“一直以来,兵书上有云,将与卒同甘共苦则收其心。没想到叫天军的军制中,竟然直接体现了这点。还有这什么士兵委员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叫天军想不是强军都难!”
对上这样的强军,还有着山海关为依托,就算建虏第一人皇太极,也是无可奈何,最终领兵退走。
在侦察兵得到确切报告之后,胡广令刘大能令所部三千骑军,打着叫天军的旗号,光明正大地从京畿之地穿过,再从张家口附近出了草原回根据地。一则把辽东的具体战事传回去,二则要把储备在归化城的军需物资运往辽东。
与此同时,胡广也传了命令给驻守在榆林城的大哥胡宽。让他不要在陕西扩张地盘,只要守住榆林一线,屏蔽根据地来自南方的敌对侵袭即可。要他尽量招收灾民前往根据地,或胡宽自己,或让塔娜那边训练军队。
而在胡广自己这边,他则留胡汉三驻守山海关,自己则带着何可纲等投降的明军将领,领五千整编后的军队,带着红夷大炮开往辽东腹地。同时通讯兵把战况先一步带去辽东腹地,令在辽东的各级部队如有把握能以很少代价打下城池的,则可以先行攻城。
在胡广鲸吞辽东之际,明国京师的安贵也陆续把情报传到了他手上。先是有关崇祯皇帝自杀一幕,而后报告了皇太极仓皇败回京师后,让原明国太子继位,改元“顺治”,意为大明道统不变。
而后又以新皇帝名义昭告天下,说孙承宗、洪承畴等人领兵逼死崇祯皇帝,意欲拥藩王造反,十恶不赦,要求各地官府闻讯起兵剿灭叛军。
另有圣旨,言大明军力太弱,故请兄弟之邦大清军队帮忙剿匪,诛逆,各地务必配合,敢有抵触者,以逆匪同罪。
胡广看完这些情报后,不由得暗叹皇太极果然是个枭雄。他这一手颠倒黑白,不但给了自己大义名份,便于满清实际控制明国土地,还给孙承宗、洪承畴造成了极大麻烦。
想着明国官吏的尿性,怕是不会齐心合力去对付真正的杀君仇人,反而会以各自的利益为主做事,南方之乱,怕是免不了的。
不过此时的胡广,根本没有能力去管关内的事情。这次的战役,叫天军是行得蛇吞象之举,非得好多年才能消化这次的战果。在此之前,最多只是在京畿之地敲打下建虏,并无力发起大的战事了。
相对关内而言,辽东对于叫天军来说,确实是个好地方。首先,辽东的资源之丰富,作为后来人的胡广自然是知道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里的汉人都和建虏有仇,又是被建虏优胜劣汰下来,剩下的这些都是身体强健的汉子为多。这些汉人,能最快地补进叫天军,融入叫天军,快速增强叫天军的实力。
还有,辽东的土地,一如当初根据地的土地一般,全都可以当作无主之地来用,比起关内来说,少了无数的阻力,也能加快叫天军把辽东建设为根据地的进程。(未完待续。)
657 不是结局的结局
辽东实在是个宝地,这也让叫天军的动力满满。还因为满清抽调了尽可能多的兵力,使得辽东相当于一处不设防之地,战事也因此进行得很顺利。哪怕是满清的都城盛京,都未等胡广领大军到便已攻占。至于其他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胡广大军所到之处,辽东汉人跪拜两地迎接。哪怕是有叫天军将士事先提醒过,说叫天军不兴、不提倡这套也没有一点用处。不管男女老少,见到叫天军首长到来,无不像见到了能当家做主的亲人一般,又哭又笑地情绪激动,让胡广也为之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们发泄了。
曾经的绝望,如同行尸走肉般地日子,随着叫天军的到来而成为了想要忘记得回忆。对于未来的憧憬,又使得他们渴望未来能早点到来,为此用上十二分的热情也无所谓。
在这样的背景下,叫天军在辽东的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拥军、参军、开荒、分地等等在辽东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哪怕西伯利亚的寒风也不能浇灭他们的热情。
辽东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胡广留在这里根本没有抽身的机会。随着刘大能护送后续的军需物资到来,他也了解到了根据地的情况,知道了香寒的牺牲。
关内无暇顾及,但草原乃是叫天军的大后方,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为此,胡广命令刘大能和拉克申组建草原方面军,开始横扫草原,追亡逐北。
原蒙古贵族狼狈逃往西伯利亚、高加索甚至东欧,而普通牧民则成群归降,成为叫天军中的一员。
在这个过程中,叫天军中的一员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