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周五一早,袁飞就来了,
“怎么来这么早,不是说下午去么?”陶宝宝看着门口的袁飞奇道,
“那个,我早点来,正好先跟你学一点,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袁飞笑道。
“哦。”闻言,陶宝宝道,“你想学点什么呢?”
“海选的话,我估计瓷器肯定占了绝大多数吧?你教教我瓷器的鉴定?”袁飞道,
不过,陶宝宝却摇了摇头,“那种场合。瓷器是最不容易捡漏的了,而且你想花一上午就把民窑官窑等等类别全学会?显然不太现实,嗯,我想想啊。”
陶宝宝用食指敲了敲迷人的嘴唇,“想临阵磨枪,干脆学个稍微冷门点的类别吧,运气好的话,没准真能让你碰上个不懂行的呢。”
“哪类?”
“紫砂壶。”陶宝宝笑道:“紫砂壶是个被收藏者认识比较晚的收藏类别,长久以来,价值一直处于被低估的阶段,直到曾经有一件被拍出一千多万的紫砂壶面世,才掀起了一波紫砂壶收藏热。”
“一个壶要一千万?”袁飞惊讶道,
陶宝宝才起来没多久,还没换衣服,穿着一套睡衣,走来走去的,带起一阵阵香风,而且天气比较热,陶宝宝的这套睡衣也比较轻比较薄,
陶宝宝也没在意,依旧滔酒不绝地讲述着紫砂壶的鉴定。
闻着阵阵香风,看着陶宝宝穿着吊带睡衣的样子,袁飞不禁脸上一烫,身子不禁有些僵硬起来。坐在那动也不敢动。
“袁飞,你在听吗?”陶宝宝狐疑地用手背去碰袁飞的额头:“你怎么了?发烧了?脸怎么这么红?”
袁飞忙一脸正色:“没事、没事,咳咳,在听,你继续。”
陶宝宝狐疑的看了看他,也没多想就继续给他讲解着。
……
中午吃过午饭,陶宝宝和袁飞便出发了,
此次首都电视台《鉴宝》栏目的海选活动为三大环节:
一、从即日起进入宣传发动和报名阶段。凡民间收藏的陶瓷、青铜、字画、杂项等各类藏品通过提前报名均可参加。
二、活动现场,来自国内几位权威专家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定。选出函余件藏品进入复赛;
三、举行专家鉴宝。各位专家对海选入围藏品逐一进行鉴定评比,最终选择一定数量的宝物参加《鉴宝》栏目的录制。
ps:晚上九点半还有一章
 ;。。。 ; ;
第168章 捡漏
专家鉴宝在下午两点开始,如果等藏家们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专家鉴定,显然就没有陶宝宝捡漏的机会了,太早来的话,藏家还没来。所以,陶宝宝决定中午十二点便赶到现场。
等到了海选现场,因为来的早,人还不算多。
陶宝宝来到广场,略微熟悉了一下地形,旋即四顾张望,寻找着提前到场的藏家。而袁飞则忙着找车位去了。
很快,陶宝宝便将目光锁定在广场的一角。那里有四个人,两男两女,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其中三个人怀里都有东西。
陶宝宝调整了下状态,抬步走了过去:“叔叔阿姨,您几位是来参加海选的?”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看了陶宝宝一眼,笑着点点头:“你也是吧?时间还早呢,得两点才开始。”
“哦!”陶宝宝试探道:“您几位拿的什么参赛,我能看看么?”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实不相瞒。我不是参加海选的,就是想收两件东西回去。”
中年男子见陶宝宝只是个小姑娘,也没什么戒心,一听到是乐了,“行啊,来,看看我这个怎么样。”说着就将抱着的东西给陶宝宝看,
那是一件黄花梨的笔筒,不过细细一审,这件非常眼熟的东西好像还真出现在了以前的节目里,如果我记得没错,这个是《鉴宝》节目中为了增加效果特意放进去的几个赝品中的一个。笔筒表面的包浆是人为做上去的,材质也不是黄花梨,而是不值钱的草花梨。
不过陶宝宝却没好意思明说,只是道:“嗯,挺好着的。”
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好看吧?这是我去年在海南出差时收来的。”
客套了两句,陶宝宝又转头看向其中一个中年女子:“阿姨,您这是什么画?我能看看么?”
女子犹豫了片刻,还是解开带子。把画摊开了一半,只露出上面半幅山峦风景。
陶宝宝眼睛一亮,急忙道:“我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