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兰听了这话甚觉合意,于是回了一通“酸论”,“酸论”谐“宣冷”,暗示祖父曹宣寄人篱下的难堪处境。甄宝玉曾说“所以老伯钟爱,将为席上之珍”。“珍”即指珍儿曹颜,证明曹寅对曹宣人品评价并不咋地,唯对侄子曹颜的才识深表赏识,皆因“人亲骨头香”,难免偏见。可惜此子年寿不永。故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贾珠早亡时,作者连作三批:【记清。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此即贾兰也。至兰第五代。一【子男嫡,我得也】病死了】;【略可望者即死,叹叹!】
不难看出,在曹蓝出生之前,曹寅内心深处有一个梦想:在诸王争储不见分晓时,曾想过以曹宣皇室血统和名分,将自己亲生子曹颜推上诸王阵营。以谋求稳固曹家富贵根基。这一梦想随曹颜的死亡、曹顒被收监、曹天佑弱智而彻底破灭,才转而寄希望于嫡孙曹蓝。虽然作者没有明白说出,但李纨判词“一盆茂兰”;“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等字眼,已经透露出作者想让曹蓝承传世勋王业之心,他让本为弘历叔祖的曹宣与探春(弘历)平辈,无非是想将曹蓝与弘历这两个同年出生的一君一臣之后,摆在同等位置,对照而写,以应“兰桂齐芳”(桂喻弘历)之谶,其动机昭然若揭。
如此解读《红楼梦》,方解其中味。我写这部书,如百事解得九十九,一事存疑受阻,则功亏一篑,不敢盲从落笔,贻害后世之人。凭本人想象力,洋洋百万字,也写得来,然学术文字,若再真真假假,“捡到封条就是信”,则《红楼梦》作者永世难见天日了。书中之味你知,然“解”中之味谁知? 。 想看书来
第五节 抱出宫外的重生皇子――曹宣
在网络时代,“作家”沦为“写手”,“雅号”被“诨号”取代,不仅写作方式由传统的“爬格子”演变成敲键盘“码字”,文体也出现五花八门的新花样。比如“穿清文”、“架空历史”之类。这类演义不象演义,传奇不象传奇的东西,虽不能让读者“开卷有益”,却让人获得短暂*。难怪有学者将网络文学贬斥为“文字垃圾”。其实,这类随心所欲,只求精彩,不求真实,一味颠覆历史的篇什,是年轻人的把戏,是时代的产物,是逼出来的。
要知道,当*、暴力、时政等划定为写作禁区之后,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功底浅薄,又偏爱舞文弄墨的新生代,不知道该写什么,于是选择了此等天马行空的行文方式,宣泄其内心压抑已久、躁动不安的情潮与欲望。在我看来,这一现象见怪不怪,无异于光棍的*。是国人文化“贫血症”的综合症状。
我读《红楼梦》,也读出诸多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本节的发现更是让你听来毛骨悚然。又一宗正史不载、仅闻于传说的宫廷轶闻,被《红楼梦》记录下来:正史关于顺治第四子出生三个月夭亡的记载,居然是假的,这个婴儿其实并没有死,他被康熙乳母孙氏偷偷带出宫外抚养成人。曹寅将这件事居然写入了《红楼梦》,并将这位王子作为主人公之一,隐写了他一生的经历。我之所以在论述这个发现之前写上前面两段话,旨在提醒大家,不要将学术研讨文字当“清穿文”看,我是呕心沥血考证出来的。
首先,我先介绍一个与本案相关的德国人。他名叫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1592年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城,1618年从里斯本启程,于1619年到达澳门,他用了一段时间学习汉文化之后,于1623年抵达北京,受委托从事撰写崇祯历书等工作。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汤若望留守在北京的教堂中,守护教堂和历书刻版。顺治元年(1644年),八旗兵入关之后,汤若望获新朝信任,掌钦天监信印;终顺治一世,汤若望深受皇家赏识,当时的孝庄皇太后和年轻的顺治皇帝都对他非常尊敬。后来顺治皇帝感染天花而英年早逝,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在皇二子和三子之间徘徊不定,汤若望提出选择生过天花而具有免疫力的皇三子为帝,即此后的康熙大帝。
在魏特著、杨丙辰译的《汤若望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六六○年产生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然薨逝。
据陈垣先生考证,这位军人的夫人就是被封为皇贵妃的董鄂氏,而这位军人则是董鄂氏前夫即顺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