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里传到了正在和某个宫女进行肉搏战的赵构耳朵里,吓得这位中兴之主在还没有解决完生理需要前无奈地离开了暖烘烘的热被窝,坚定而勇敢地发出了一声怒吼——撤。
可以说,身为长江下游防线的总指挥,刘叔平对扬州大溃败中赵构被吓出终生之疾——阳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再做一个不规则的历史假设,赵构生理如果不发生如此的变态,也许心理会健康些,也许会少做一些残害忠良,自毁长城的龌龊勾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比较草包(5)
4.1129年秋,大金帝国已经占领大部分长江、淮河之间南北分治时争夺的战场,享地利之势,再次发起大规模进攻。这是南宋、金军事史上,金军第三次大举南侵,是女真族军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突破长江防线。
其中一部金军从河南走古代著名通道“ 南襄隘道”进入湖北,在今天的将军县黄冈一带渡过长江。
当时坐镇今天江西九江一带,主要负责长江中游防务的刘光世,此时却正在某娱乐现场积极接受糖衣炮弹的洗礼,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置酒高会”,忽而高调温存、忽而低情甜蜜。混然不知该路金兵连声招呼也没打,已经免费渡江三天了。
可大辫子兵们并没有因为刘大帅爱好和平而加入到反战同盟,反而将进攻的矛头直指今天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刘光世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这个气啊!心想:“明星也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我想在自己的地盘上休息一会怎么也成了奢望。”
但,气归气,该行动的时候也绝不能落后。象听到惊弓后的鸟一样的老刘,再次发挥了逃跑将军的工作特点,施展了脚底抹油的硬功夫。刘家军的士兵们一看拿高薪的老大对工作都这么不负责任,心想我们还装什么大头蒜,于是大家伙都争先恐后地将逃跑当成了结束战争的唯一方案,至于九江,只能留给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去了。
此次逃跑事件造成最严重的后果,便是江西九江失守。
九江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江西省第一军事重镇,九江有失,不仅整个江西都要打几个冷颤,而且直接关乎长江下游南岸、江南的根本——江苏南京的安、危、存、亡,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远在今天的江西省省会南昌之上。在元末明初的诸侯争霸、清末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曾经发挥过非常感冒的历史作用,见证了充满兴衰沉浮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页(这一点,在“风雨兼程平叛路”中已有讲述)。
幸运的是,当时的女真民族正处于刚刚走上历史舞台的萌芽期,政治觉悟还不是很高,属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初级阶段,缺少象五百年后皇太极、多尔衮那样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因此竟在程序性地完成打劫任务后,一个个大包小裹主动撤离了作案现场。
比较草包(6)
5.从山东出发的金东路军,于1130年 7月包围了长江下游以北,淮河与大运河交界处的江苏淮安。淮安的安危,直接关系到长江下游北岸的扬州、南岸的南京等我国东南大都市的存亡,因此,成为淮东地区濒临淮河,坚守险要的军事重镇。1128年金军第一次攻破淮安,就曾经直接导致南宋扬州大溃败,宋高宗被吓出阳痿等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时的刘光世已由江东宣抚使改任两浙安抚使,由负责长江中游防务改为长江下游防务,此时本应将功补过,但竟再次怯战,只派遣负责踩点的小股部队渡过长江敷衍了事,漠视淮安被困百余日而不顾。当然,身为神武右军都统制的张俊,也许领导责任更大,认为“敌方济师,斯军不可挡”。
忠义民兵的首领,约等于黑社会出身的楚州镇抚使赵立,率领全城军民以弱旅对抗二十余万女真军的轮番进攻,在这些一边拿高薪、一边打饱嗝的中央正规军高级将领们充满嘲笑的漠视中,城破人亡,书写了南宋军事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金兵惨败如胜,终于攻克了历史文化名城——淮安。
也许曾经有过几年绿林生涯的赵立将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每天喊着要为*献身的“装蛋分子们”才是真正的草寇。
成千上万的无名壮士殉于国难、无数未留下只字片语的妇孺逝于战火,就好像明末清初的“扬州十日”,八十万广陵军民阵亡,可历史却只让后人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史可法……堆积如山的死难者中有每天在沃土田垄中耕作的农夫、凛凛寒夜里奔走的卑微贩夫、瑟瑟冷风中矗立的无名走卒、孤灯下渴望金榜提名的学子,数以万计的英灵飘荡在大江南北、秦淮河畔,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