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部资料,也是继上海《创意产业》之后,与四川《创意四川》先后问世的创意产业领域的专业出版物。《创意中原》由河南东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编辑、设计制作。 。。
河南省创意产业协会举行会长办公会议
5月17日下午,河南省创意产协会会长办公会议在郑州金水文化创意园举行,驻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以及副秘书长出席会议。
会议由副会长兼秘书长房德仁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副会长兼创意策划创业委员会主任谷文雨参加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商务考察团,在美国洛杉矶等地考察文化创意产业情况的汇报。
常务副会长李杰做重要讲话,强调协会会员单位尤其是协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务必严格遵守协会章程和规章制度,维护好协会形象,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办实事,求实效,谋发展,做贡献。
常务副会长毕福海在讲话时要求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服务会员企业时,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副会长兼秘书长房德仁就年初协会理事会安排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就相关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副会长张彦森、闫国祥、李西海、谷文雨、赵倖和常务理事陈思桦、李少非、张珍、付华做了发言。
出席会议的还有副会长朱学义、杨海荣、李明超,副秘书长周继新,协会秘书处高利梅、胡永丽等。
两访赵子岳
北影演员剧团办公室。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老师(周围的人都这样亲切地称呼他)走了进来。没等我站起身来,他已走过来握住了我的手,笑着说;“我已经请过假,那边的会不参加了。这地方安静,又有沙发,咱俩儿就在这儿谈,好不好?”
看过《暴风骤雨》的人恐怕都忘不了那个善良淳朴、诙谐幽默的“老孙头”。虽说这是个配角,然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何其深啊!三十几年来,赵子岳参加了三十几部影片的拍摄,担当的绝大部分是象这样的配角。如《锦上添花》中的“老解决”,《青春之歌》中的“老地主”,《停战以后》中的“伪县长”等,此外,还参加拍摄了《红旗谱》、《万里征途》、《拔哥的故事》、《柳暗花明》等影片,尽管都是些配角,赵子岳从未因而敷衍了事。相反,他每每是精心揣摩、认真理解所扮演的人物。在六十年代初期,他担任演员剧团的团长,行政事务再忙,拍戏也从不马虎,他常常在上班的路上骑着车背台词儿和揣摩角色。
在《停战以后》中,赵子岳扮演伪县长。有一场戏里,伪县长的无能和愚蠢使我方代表大笑起来,而他自己却莫名其妙,也傻头傻脑地陪着对方晒笑。银幕下的观众更是笑得透不过气来。谈起这场戏他说:“在表演伪县长的笑时,如果不明白为什么笑,你就演不出他的傻笑;只有明白对方的笑,才能演出不明白对方的笑。即使是扮演配角,也不能只扎进自己的角色中去。必须从对手,从各方面来理解你所扮演的人物。”
赵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红旗谱》正在拍摄一个镜头:老地主冯兰池在前边走着,他的管家李德才跟在后边为他撑伞。“停!”导演下令了。听得出来,导演不满意。稍事休息。扮演老地主的演员葛存壮对扮演地主管家的赵子岳说:“赵老师,我在前边走,您为我撑伞,跟在后边,真不好意思。”当时,赵子岳是演员剧团团长,年龄又长葛存壮许多。赵子岳看出了葛存壮的顾虑。马上就说:“你知道,我演的是配角,应该跟在你后边,为你撑伞,配合好你的戏是我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
我想起诗人泰戈尔的话:“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飞鸟集》)赵子岳不正是这样一片甘心映衬“红花”的“绿叶”吗?
我第二次拜访赵子岳是在他家——北京新街口一个小胡同的大杂院里。简陋的住室,较之那些八十年代的“现代化”套间近乎有点“寒酸”。有多少人会相信这屋子的主人是一个参加革命五十余年,有着四十多年党龄,从影三十多年的老干部、老党员、老艺术家呢?
赵子岳是山西安泽县人。他从小爱好音乐、绘画,十三岁学会吹笛子,后来又学会拉板胡,弹三弦。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杭州艺专学习过一年。一九二六年入团,一九三六年入党,一九四○年任太行区剧团艺术指导。他搞过美术工作,谱过曲,唱过晋剧,创作过话剧,参加过歌剧演出,曾一度迷上过京剧。解放后,他参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