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页)
说到港口建设的成功,就不得不提雁国的相助。除了当年长庚从延王那里得到的有关建设港口的资料图纸,由于凌纾后来给尚隆让出的那一分利,让延王陛下这些年也赚了不少,英明神武的他大手一挥,将雁国最优秀的匠人借给了柳国,以便帮助教导柳国匠人顺利地建造港口。
不得不说,因为有着刘王和延王这两位的私交在,柳、雁两国可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友邦。当然,如果不算上明嘉五十八年延王亲自带领前来做客的刘王逛遍了关弓一条花街、结果导致二人被两国官员各自拎回去狠狠教训的糟心事……那么,一切还是很完满的。
对于王所必须经过的三山,前两山凌纾过得异常无压力。也许她这个人本身就不太会对自己花心思多愁善感什么,而且她的家人实际上也与她不存在于一个空间里,所以那前两道坎她过得是比其他的王要容易。
不过这一百年也并不是平平稳稳地过来的。
除了凌纾主要关心、一定要达成的几件大事之外,在其他方面,她也曾受过不少挫折。
治世第十年,由戴极国漂洋过海而来的妖魔袭击了柳国邰州东部。对于一直未能找回王与麒麟的、困于冰天雪地的戴极国,妖魔肆意横行,伤人性命无数。有力量强大者,便飘海而来,向着物资更丰富的柳国进攻。
邰州州师的二万五千名兵,能出动的不过十之三四。因此凌纾命大司马领五千禁军,前往邰州协助。紫色龙旗的王师驾临沿海之城,与那里常驻的兵卒合力奋战月余,将妖魔屠戮而尽。
虽则死伤不可避免,但一场无妄之灾终究是这么湮灭下去了。
柳国是拥有贤王的国家……妖魔无法在这里长存。
民间越来越多地流传起这样的话来。
明嘉二十六年,渤州月城水患。刘王命州府带领官兵疏通水道,安置被水患牵连影响的灾民,以及抢救粮田。刘王还另外修书一封,诚恳延请范国熟通水利的匠师前来治理河道。
水患过去,赈灾放粮,联合当地百姓修理河道,这一工程前后耗费了两年时光。虽则治理工程花去一笔数量惊人的费用,但其后数十年,月城再无水患。
这钱,凌纾也算花得值了。
原本以她的想法,她更愿意到天朝走一趟,千年以前的都江堰案例不要太成功!可是,想起曾经的某些往事,凌纾又作罢。既然那些不识货的蠢东西接受不了外来技术的优越性,她便干脆找那些能使他们信服的法子来解决问题。
为政近三十年,除了心中坚守的几条最根本的原则依旧不曾动摇外,凌纾的各方面秉性都被打磨改变了很多。比如,只要能达成她想要的一个结果,其他人不愿接受她想选择的实行方法,那么她便干脆地换成他们可以接受的。
反正,能达到目的就行了。
其他的就是一些好事了。
凌纾在她的第一个一百年内,一步步实现了她的初敕内容。事实上,在大约明嘉五十年时,这些内容就基本被实行完全。
得益于港口开通还有宽松自由的行商政策,柳国商业发达,每年的国库增长额是过去的数十倍。而后,免学资面向所有柳国人民的学堂陆续在各州开设,以及建立在各个州府的定期给百姓免费治病分发药物的药堂,这些公益设施在柳国的出现可以说是极大地改善了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
鉴于这样的福利事业会一直建设下去,凌纾提议将医药知识加入学堂教学里,专设一科,供给有兴趣的人学习。另外,想要从国府大学毕业的人,必须去各州的学堂里义务支教三年,三年期满后归来,才能获得结业资格。
鉴于凌纾成功地用一百年时间完成了她的前辈们估计两百年也做不到的事情,刘王怀曦的名号在柳国被愈来愈多的百姓传赞,这名即位时还不满三十的年轻女王被认为是一个贤明仁德,并具有开创精神的王者。甚至一些得益于她的政策之下的别国商贾,都将刘王怀曦的功绩传回了本国。
但也有一件事情,发生在芬华宫里,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令长庚直到今日都无法完全释怀的事情——
发生在凌纾治世的第四十五年,一场查不出源头的行刺。
彼时柳国的国情已经非常稳定,甚至可以说是发展得蒸蒸日上,作为冢宰的长庚出席了范国氾王吴蓝涤的治世三百年庆典。
事情发生的那一日凌纾如同往常在晓霜阁处理完当日政务,在回去寝宫时顺道前往仁重殿看望她家台辅。
那会儿刘麒将要前往朔州府处理一些紧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