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五一”上市。而在心态上,巫昂常常将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当作游戏,“写专栏就像游戏打通关,不断的攻关,觉得没意思了就换一个。”
那时候,巫昂和家属李冯住在通州,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两人每周末都出去度假,换京郊不同的度假村住,甚至心血来潮,两人还曾半夜驱车北戴河。他们会很认真地带上笔记本、打印机,巫昂写专栏,李冯写小说,偶尔还互换交换交换工作,轻松而快活。
有那么几次,两人会谈到要不要在一起做一点事,巫昂将这定义成为“庸俗意义上的事业”。2005年,巫昂和李冯做起了工作室。他们租了一个房子,招了一个助手,亲如一家。那半年,他们的工作室接了些电影和电视剧本,在家属的大力提携下,巫昂逐渐进入了电影行业。“当时并没有什么方向,但我不想做编剧,那和做记者或办一份杂志差不多,跨度不大,也没什么挑战性。后来,李冯想当导演,那我就当制片人吧。”简单的分工后,两人开始筹拍“全媒体电影”《疯狂白领》,这是巫昂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制片和宣传方面度非常成功,使得巫昂越发喜欢上电影制片人这个职业。
巫昂喜欢做饭,也喜欢“厨娘”这个称呼,这是她性格中传统的一面。她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的头脑很前卫,举止很出格,做饭很像大长今。”做工作室的时候比较清闲,一日三餐,巫昂都会很认真地做,每天七点多钟起床,去超市买来新鲜的蔬菜,早餐会煮粥做小菜,中餐和晚餐是传统的米饭炒菜。
巫昂说她有个自创的“巫私家菜”全套,还常常推荐给女朋友。通常,她会先看好菜谱,再依据北京所能买到的原料,重新组合,创制出新的菜式。从事文字工作者的她,起的菜名也颇具特点,其中的“炭烧销魂排骨”、“不饶人香酥鸡”都是她的得意之作。
管70后要钱,跟80后工作,向90后招手
现在,巫昂和李冯正在筹备一部商业功夫片,李冯做导演,巫昂想从中学习成为一个制片人,她说现在中国更缺少优秀的制片人。巫昂跟艺术家之间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沟通便利,在她看来,制片人是一个充满艺术感和复杂关系的工作,这某种程度上圆了自己艺术管理的梦。
电影的投资方是华泰天博影视公司,总经理柳青是70后,和巫昂一样也是个高效的人。“我们去年11月份见面,12月份就开始着手做这部电影,今年2月份已经启动宣传了。”电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在电影团队里,必须保证高效的工作状态,这是巫昂的一个工作原则。“我们的团队会连夜把当天的问题解决掉,或者想出一个备用方案。高效工作是对所有人的鼓励。”在巫昂的理念中,高效的人一定是执行力强的人,这是能够训练而成的;那些慢性子,常常不是因为自身的能力问题,而是把自己宠坏了。
巫昂的心态是开放的,愿意接受博杂的知识,涉猎不同的领域,让细胞每一天都在更新。“我常常都会有新的想法,所以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不知道我下一分钟会想出什么。”巫昂希望和她一起工作的人也是如此:有好奇心,敢于挑战,愿意更新自己。她喜欢给80后机会,让他们能更简单地进入电影行业。在她的价值体系里,电影并不神秘和高深,只要有能力、有热情、能实干的人都能够加入。“管70后要钱,跟80后工作,向90后招手,这是我现在最理想的状态。”巫昂的电影团队里,有许多80后,他们活力而且朝气蓬勃,这让巫昂感觉舒服、爽快,也更愿意接受这个视觉时代里新的潮流文化。
“我希望借助这个片子去扶植一些本土的艺术家和潮牌,以及在创意产业的年轻人,因为我们也是以这样的状态在成长。我也会不厌其烦地给媒体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社会上大家都在干什么,为他们提供一些新鲜资讯。”借助电影,巫昂希望融入更多的艺术形态,形成一个以电影为核心的产业链。这部电影中,巫昂已经捆绑了平台玩具、绘本插画、家居家居产品、平面设计、漫画等等多种艺术形态,这让她颇为自豪。
“做电影之前,我没有真正意义上跟一群人工作过,包括在杂志社,你都是独自完成工作,有时候你会觉得与人合作很困难,因为那时的同事关系是疏远、礼貌的,而电影团队里却有了点生死与共的意味,大家共同进退。”说这番话时,巫昂显得很兴奋。
巫昂和李冯一起做着电影,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档,他们常常24小时都呆在一起,但仍觉得每天都很新鲜,共同的事业为他们的爱情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巫昂说有一个好搭档是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