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圣灵一样,与我一起瞻仰着这个也许能成为盖世英杰的女婴布满血污的面孔。妻子买回来两袋奶粉,一袋洗衣粉。我亲自动手,冲了一瓶奶,把那个被我女儿咬烂了的|乳胶奶头,插到她的嘴里,紧接着她的喉咙里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响。吃完一瓶奶,她睁开了眼睛。两只黑蝌蚪般的眼睛。她努力看着我,目光冷漠。
我说:“她在看我。”
母亲说:“初生的孩子,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怒气冲冲地反驳道:“你怎么知道她什么也看不到?她打电话跟你说啦?”
母亲退着走,说:“我不跟你抬杠,她能看到,看不到,都随便去。”
女儿从胡同里跑回来,高声喊叫着:“娘,打雷了,上来雨啦。”
果然,站在房子里,就听到了西北方向持续滚过推磨般的雷声。通过捅破纸的后窗棂,我看到了那半边天上毛茸茸的乌云。午后,大雨滂沱,瓦檐上的雨水像灰白的幕布垂直挂地,雨声中夹杂着青蛙的叫声。随雨降下的十几条犁铧般的大鲫鱼在院里的积水中泼剌剌跳跃。妻子搂着女儿在炕上酣睡,父亲在他们的炕上吹着气。我把女婴放在一面竹筛子里,端到堂屋正中的一个方凳上。我一直坐在筛子旁,看一会儿门外发疯般的雨水,又看一会儿躺在筛子里安睡的女婴,瓦檐上的流水注到一只翻扣的水桶上,发出时而响亮时而沉闷的急促声响。天色晦暗,堂屋里弥漫着青蓝色的光辉,女婴的脸酷似枯树皮的颜色。我生怕她饿着,手持着奶瓶,像持着一个救火器。每当她把嘴巴咧开啼哭时,我就把奶头塞到她嘴里,把她的啼哭扼杀在萌芽状态中。直到奶水从她嘴里溢出来时,我才猛然醒悟:婴儿不但能饿死,同样也能撑死。我停止喂奶,用毛巾擦净她眼窝里和耳蜗里的奶汗,焦灼地看着干劲不减的雨水。我深深地感到女婴已经成为我的累赘。如果没有她,此时我应躺在炕上睡觉,恢复连续乘车的疲劳。因为有了她,我只能坐在僵硬的凳子上,观赏枯燥的暴雨了。如果没有我,她也许已被暴雨灌死了,灌不死也冻死了。她也许早被汹涌的水流冲到沟里去,饥饿的鱼群已经开始吮吸她的眼珠了。院子里有一条雪白的鲫鱼搁浅在青砖甬路上。它平躺着,尾巴啪啪地抽打着,闪烁出一圈圈黯淡的银光。后来它终于跃到甬路下的积水里。它直起身子,青色的背脊像犁铧般地划开水面。我很想冒雨出去把它抓获,使它成为父亲佐酒的佳肴。我忍住了,并不仅仅因为雨水会打湿我的衣服。
在那个急雨如乱箭的下午,我忍受着蚊虫的骚扰,考察了故乡弃婴的历史。我不必借助任何资料就把故乡的弃婴史理出了一条清晰的线索,我用回忆的利喙把尘封的历史啄出了一条幽暗的隧道并在里边穿行,手和脚都触摸着弃婴们冰凉的白骨。
我把这些被抛弃的婴孩大致分为四类,仅仅是大致划分,因为这四类弃婴有时处于一种交叉境况。
第一类系因家庭生活困难、无力抚养,被溺杀在尿桶里或抛弃在道路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解放前,没有计划生育措施的情况下。这一类弃婴好像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我记得日本有两篇小说,一篇名为《桑孩儿》,是水上勉写的;另一篇名为《陆奥偶人》,记不清作者名字了,好像就是著名小说《樽山节考》的作者。《桑孩儿》和《陆奥偶人》写的都是弃婴的事。《桑孩儿》里的弃婴就是把婴孩活活地扔到雪地里冻死,但也有生命力极顽强者,在雪坑里呆一夜尚能呱呱啼哭,这种孩子往往被抱回去继续抚养。陆奥的弃婴方式则是在婴儿降生后,第一声啼哭没及发出之前,把婴孩倒竖在热水中溺死。他们认为婴孩未啼哭前是没有感觉的,这时把他溺死,是不违反人道的。一旦婴孩啼哭之后,就只能养着他了。这两种弃婴方式在我的故乡都曾存在过,产生的原因一如上述———我是按弃婴的原因来为弃婴分类的。我相信在漫长的岁月里,故乡有许多婴儿是死在尿罐里的,这种杀婴方式似乎比日本陆奥的杀婴方式还要肮脏残忍。当然,我即便问遍乡里苟活的老人,也难问出一个确凿的杀婴者。但我回忆起他们坐在篱笆边或断墙边闭目养神时的情景,我认为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是杀婴者的表情,他们中肯定有人在尿罐里溺杀过亲生儿女,或者把亲生儿女扔到路边冻饿而死———这类婴孩是无人要捡的,所以,把活着的婴孩扔到路边或是十字路口,似乎比把他溺杀在尿罐里要人道一些,其实这不过是那些贫穷善良的父母们的自我安慰罢了。这些活着送出去的孩子,生机委实渺茫得很,他们恐怕绝大多数都饱了饥肠辘辘的野狗肚腹。
第二类被抛弃的婴孩是有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