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页)
开一看。却见开宗明义,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
这两句一出,就让陆幽动容,捧书细看着。这就是点明其旨了。只是还有着更深层的内容陆幽虽然没有想到。日后才能慢慢见着真颜色!
虽然如此,但是已经足够陆幽震动,一时间把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给暂时放下了。见着后面几句:“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穷还反其本,共名为承负。”
这是说的天地生成之理,这方世界却无这种说法。都是说五帝造天地,承载抚育。而儒家却也没有新鲜说法,只能避而不谈。
这刻,见着刘易提出这般说法。就有着耸然动容的感觉。这是完全崭新的天地观念了。起码在这方世界,却是完全崭新。
就苦笑着掩卷说着:“主公,这经文在我们这里私下看看还差不多。若是一传出去,就有着滔天大祸。不论是神道还是人道,恐怕都不会容忍我等……”
却是这方世界五气纠结成形世界,化而为五帝,镇压四方。
这是这方世界的铁律,不仅是神道遵循。便是儒家也信奉这说法,因此又有五帝感生降世,历代皇朝都是五帝感生所降下,轮流主宰这世间云云。
从这点来说,那五帝却又超出了神道之外。是亘古不磨的神祇。
但是事实上,这五帝之位虽然一直不变。但是主宰这神职的,却都已经换过几茬了。
每一次都会引起腥风血雨,唤作天人革命。却是席卷这世界一切的巨大浩劫。几乎等于这灭世重生。
因此这方世界虽然历史悠久,不知道多少万年。但是真正能够记载的却夜就只有几千年罢了。
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这方世界是五帝所主宰着,刘易贸贸然的抛出这经文。否定五帝创世,引来五帝出手,这就要整个毁灭。
因此着,陆幽见了,眼前豁然开朗。似乎眼前一亮,彷佛见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却也为之骇然。生怕引来祸事。这就被人反掌镇压!
刘易微微一笑,轻松说着:“那就把这些去掉好了。”
原本写出,就只是为了投石问路而已。这刻见了陆幽表现,刘易自然该知道如何办了。
见了刘易这般轻松,陆幽稍稍放下一点心来,却还是忍不住说着:“主公,这种说法,日后最好再休要提起……”
刘易从谏如流,笑着:“放心吧,我也只是给你看看而已。”
说着伸手一抹,这内容就从书本上抹了开去,再不显现。(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含章不出,赖天下苍生何?
感谢各位书友支持,八十张月票加更已在其中矣!
这就表明了态度,让陆幽松口气。但是刘易心中却还是在想着,这些内容日后还是要抛出的。只不过,那就是很久以后了。现在却不用!
这就是野心了!
随着对这方世界的了解,刘易的野心缓缓滋生着。但是行事却越发低调稳妥了。
“陆君,你再看看下面写的如何?”刘易含笑问着。
陆幽接着看了下去,见着写着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经文之中就讲述着刘易派出鬼神在天地间记录人间善恶,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死后能够在灵境福地之中受到庇护。
而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死后更是要被打入鬼狱之中受到重重惩罚。
陆幽见了,叹息着:“善哉,善哉。这些方才真正是我神灵所应行之道。将这宗旨披露世间,让这人间百姓知道遵守。从此移风易俗,使天下复归于淳朴。这可谓是大仁大义了!”
“陆君看,这经书传播出去,是否还有着大碍?”刘易笑吟吟的问着。
“这经书符合天地大道,更暗合儒家圣贤道理。为人道治世之补充。虽然或者可能招来魔劫,但是属下愿意为神君提剑卫道!”
这陆幽慷慨的说着。原本有着劝谏刘易云秦之事,这个时候,就完全抛在脑后。
儒家也有着经权之道。这为了成就堂皇大道,便是稍稍涉及着权术。小德有愧,却也是顾不住了。
和立着这般的大业相比。那云秦之事,就并不太重要了。这刻,陆幽越发有了一种使命感。虽然短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