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极大。“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在当时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而在时间上,足足领先西方国家二百年!
除此之外,戴梓还仿制过荷兰的“蟠肠鸟枪”、比利时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然而满清朝廷却愚昧的认为“骑射乃满州根本”,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史书上说,戴梓死后,他发明的连发火器并没有成为清军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谁知道原来这个吃生米的钦天监监侯戴桐,竟然是他的后人!萧然自己都无法形容现在的心情,又是惊讶,又是兴奋,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总之很复杂。洪文礼等人乱哄哄的又说了些什么,他是一句也没听进去,只是偷偷拉着兰轻卓,问出戴桐家在甜水井胡同一带居住。过了不一会,萧然借口主子有吩咐,便拉着宝禄匆匆告辞,临走还不忘了拎上那一兜子苹果。
出了春秋楼,二人一路打听着奔甜水井胡同来。这戴桐还真是个人物,一说要找那个衣服很破、在朝廷当官的戴老头,整条街的人都知道。到了门口,宝禄上前扣门,迎出来一个年老家丁,萧然也没说别的,只将那兜子苹果递了过去,说求见戴大人一叙。家丁进去半天,才慢吞吞的折出来,这次只将门开了一道缝,冷冷的撂下句话:“我家老爷不屑与阉人往来!”
宝禄顿时火冒三丈,叉开门就要赏老头大嘴巴,萧然连忙拉住。稍一琢磨,就门房里求了纸笔,写下这么几个大字:来复枪线,长形弹丸,后膛装填。萧然把纸交给老家丁,道:“交你家老爷去吧。”然后拉着宝禄坐在门前台阶上,道:“别急,用不了一会工夫,那戴老头一定来请咱们。”
老家丁哪肯信这一套,摇头冷笑着去了。宝禄奇怪的道:“你写的什么啊?这老东西脾气倔的跟驴似的,真的能来请咱们?”
萧然哈哈一笑,道:“我说会,那就一定会。”拍拍他肩膀道:“嘿,先别说这个,还不知道咱们今儿得了多少两银子那!快数数看!”
两个暴发户坐在台阶上,抖搂出那一沓银票。掰脚指头算了半天,两人都吓了一跳:整整三千四百两!宝禄眼珠子都直了,一个劲的说:“要不咱先把银票兑了吧,堆一堆数一数,然后再存回去成么?我娘乖乖,我这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啊!”
萧然也十分惊讶,光洪文礼一个人竟然就送了一千两!他可不知道这是他敲竹杠的结果。不过这么一来,他倒觉得有些摸着脉了,看来这个坤宁宫首领太监还真有些油水。
两人正搂着一沓银票流口水,门忽然开了,那个老家丁十分古怪的瞧了萧然一眼,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萧爷,我家老爷有请!”
戴老头家不是很大,但却不是一般的乱。到处堆着些废铜烂铁,还有生了锈的冲枕、操作床,甚至还有废置的铁匠炉子,看上去就是一废品收购站。萧然大致就猜出这老头穿的那么破,兴许还真是因为家里穷的叮当响。你想啊,一个九品的官,一年的俸禄不过三十多两,京官例支双俸,又每正俸一两兼支米一斛,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百两已经顶大天了。凭这点钱搞枪械发明,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单看院子里的这一堆一堆的破烂,哪一样不是要银子的?一百多两都未必能够。老头肯定是把钱都花在了枪械发明上,这样看来,老戴家一家子不喝西北风已经很不错了。
见到戴桐的时候,老头正坐在一堆破烂中间发呆。一边瞅着萧然给他写的那张纸,一边使劲的揪着胡子。萧然恭敬的鞠了个躬,道:“萧然见过戴大人!”
老头头也不回,嗡声嗡气的道:“来复枪,你知道来复枪?”
“所谓‘来复’,是洋文‘rifle’、也就是‘膛线’的译音。二百多年前,西方的洋人就已经发现,在枪膛内刻上凹槽,既能提高涉及精度,又能增加射程,所以把这种线膛枪叫做‘来复枪’。只不过这种前膛线膛枪的装填速度实在太慢,因此一直没有广泛使用。”
“恩,恩,说下去!”戴桐一下子跳了起来,看着萧然,两眼放光,“戴和,去,告诉刘嫂吵两个菜,今晚要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