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页)
闹腾,不惹出无谓的事端来,大伙的心里就松了口气。京城里的百姓早听说今天要砍肃中堂,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前来看热闹的早已挤的人山人海。肃顺当权之时,手段极狠,又是户部的官儿,整顿京城钱票,着实让升斗小民吃了不少的苦头。所以百姓听说叫斩肃顺,无不拍手称快,可是却没人想得到他使铁腕整顿官钱票,正是要平抑银价,稳定物价。当然连肃顺轻满重汉、裁减八旗的粮饷来支应前方战事这些功劳,也都一并抹杀掉了。
百姓的反应,还有一个原因,却是来自于三年前考场科弊一案,肃顺一手力主,杀了主考官大学士柏葰。这位柏中堂,为官正直清廉,科弊一案不过是受了牵连,但是却生生的在肃顺的手中掉了脑袋,未免有许多人替他鸣抱不平。三年之后,肃顺也落了个菜市口问斩的下场,这大概也真的是恶有恶报吧!
兵丁开道,一路从人山人海中挤了过来,总算是到了刑场。步军衙门早已派了大批的士兵来维持秩序,由于肃顺判的是斩立决,也不必等到午时问斩,所以仁寿几个一商议,便即行刑。执事吏役七手八脚的将肃顺解到砍头台上,大喊一声:“跪下听旨!”有如潮水涌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这最后的一刀。
刑部侍郎绵森请了上谕,当众宣读完毕。睿亲王仁寿拣起一块朱漆红牌,望台下一丢,喝道:“行刑!”刽子手就只等这一句话,一把将肃顺放翻,伸手在他脖子上一探,摸准了位置,横过鬼头刀自左向右轻轻一拖,接着一脚踹的身子向前扑倒,一颗花白的人头带起一大片鲜血,骨碌碌的滚出去老远!
终于人头落地了!萧然这时就在监斩台侧首,冷冷的看着这一切。最大的对手都已经除去,现在开始,不会再有任何人能够对他构成威胁了!
第九十章 一对小白花
丰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黄道吉日,诸事大利。六淳,在太和殿正式举行了登基大典。十天之后,垂帘大典在养心殿举行。直到此时,尘埃落定,两宫太后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对于垂帘听政,恭王奕帘,自己秉政。但是在萧然的压力下,不得不渐渐的将权力移交给两宫。拟呈的垂帘章程,进一步明确了两宫的权力,除了拥有上谕的最终决断权,也可以任意召见内外文武官员,亲自听取政务报告,包括对人事的任免,简放差事,所有的权力都在两宫的掌控之中。奕布置的党羽,非但最终没能达成秉政的目的,反而真真正正的成了两宫的傀儡。
处理政务,仍旧以懿妃——现在的慈禧太后为主。慈安太后虽然比从前大有长进,但政局之事,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磨砺出来的。好在她天资聪慧,凡事又肯留心,虽然平时并不多言,但已经可以渐渐的领悟其中的关窍了。只是她性格温和内敛,对政事不是很热衷,难免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有几次觉得烦了,就装病不肯上朝,躲在被窝里偷懒儿。但每次都给萧然毫不客气的揪了出来,气的咬牙跺脚,也是没法儿。
相反的,萧然这阵子倒清闲的很,领着一身的闲职,正好倒出功夫来。挨着个地抄原顾命八大臣的家。肃顺、载、端华是抄过了的,剩下的几位,除了觉得景寿为人还算不错,其余的就一抄到底。从杜翰到焦祐,一个也不放过。抄完了八大臣,再去抄兰轻卓、陈孚恩那帮子党羽的。连原都察院行走荀敬都没放过。林清儿一度说他眼珠子颜色不对,自己照镜子确认了一回,确实有些冒红光,看来是抄家抄上了瘾。
实在抄得无人可抄了,自己也弄不清到底A了多少银子。其实钱这东西少地时候才觉得金贵,等到多到自己也数不清的时候,就只剩个概念了。不免有些意兴阑珊,索性闷起头研究从肃顺那儿弄来的一大堆宝贝。慈安以太后的身份。搬去了钟粹宫,宝禄被升为钟粹宫首领太监,出宫的机会就少了,不能象以往那样整天的跟在萧然屁股后头厮混,这让他很是闹心。不过还是得了个空,在京城边上的榆钱儿胡同替萧然买了套大宅。虽然地方远了些,但没有闹市的喧嚣,十分清静。这还是雍正朝有名地富商廖兴廖九爷建的,当年正是廖家的鼎盛时期,宅子置的那叫一个大。一个气派,单是前园奔后园,走过曲曲折折的回廊,就要小半天儿的时间。再经过后世几代人的修缮,雕梁画栋,廊角回檐。假山园林,奇花异景,比起承德杨柳巷的府邸,强出了不知几倍。甚至连劈柴胡同肃顺、端华的府邸,也稍有不如。
但是萧然对这个宅子却非常之不满意。主要原因是他天生方向感不是很强,宅子又太大,所以在自己家里头竟会常常迷路。说起来这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