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答。这让两个小丫头心里痒痒的。少爷可是说让所有大宋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这可是一件大事,关孙家庄什么事?
两个小丫头全吵着要去看,可家总得要一个人留下来看守。这时绿萼争了一会,主动先要求留下来。这让红鸢不好意思了,她还比绿萼大了一岁。她也要求留下来。
开始两人一道要求跟去,现在两人一道要求留下,石坚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说道:“你们别要争了,拈稻草吧,长的去,短的留下。”
最后结果是绿萼从石坚手中拈到长的稻草,红鸢只好留下来。绿萼看着红鸢眼巴巴的神情说道:“红鸢姐姐,回来我一定把过程全说给你听。”
说着还和红鸢拉了勾勾。
石坚又是想笑,虽然宋人早熟,但这两个小丫头还小,多少有时候带着稚气。
石坚和绿萼推着轮椅,和老妪一道向孙家庄走去。
老妪心中也好奇,让那些佃农有好日子过与到孙家庄看猴子有什么关系?
感谢此木和0730大大的纠错,明天小爆发一次,如果成绩好这周还再来一次小爆发。
( )
第二十四章 大功
孙员外也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户人家。他的六十大寿自然来了许多客人,但毕竟他只是一个地主加商人,身份还不是很高,象和州城重要官员一个也没有来。他也没指望这些人来。
不过六十大寿是一件喜事,听着客人的夸奖,他嘴乐得都合不拢。让他最开心的就是他女婿居然为了哄他乐,居然颇费心事从几千里外的外国带来一只聪明的大猴子。
他在和客人不断地打着招呼,这时家丁从外面进来禀报,说石家相公陪着祖母来给他贺寿。
“那个石家相公?”孙员外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就是那个小神童石不移石小相公。”家丁答话时用了很大的声音。
那个神奇的少年自从搬到新家后,很少与人交际,唯一一次就是在前任知州汪大人临行时,他来送别,也在那时他写下了名扬天下的《岳阳楼记》。现在他居然来为自家老爷贺寿,连这个家丁也倍感有面子。
“快,快,快请石相公进来。”孙员外连说了三声快字,想想还是不对,又亲自来到门口。
一会儿,孙员外居于侧面,殷勤地将石家三人接进屋子里。
这些客人全都停止了说话,看着这个少年。只见这个少年感觉着众人的眼光,宠辱不惊,脸上稍许带着一点笑容,向众人点了点头,算是和众人打了招呼。然后他默默站在老妪身后。
石坚来到那只猴子面前,他知道这不是一只猴子,而是一只苏门达腊猩猩。这种猩猩身高在137到115厘米之间,吃果实、嫩枝、花蕾、昆虫、蔓生植物,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脊椎动物,重达40到90公斤。难怪红鸢和绿萼说好大。
客人看到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只猩猩,还以为他终归是小孩子家,是来看好奇的,否则他连知州大人都不去拜见,怎能来贺孙员外的寿。
这只猩猩大概和人类相处久了,也不怕人,不顾众人的围观,只顾吃着嘴里的苹果。这时候它看到石坚,大约以为他是一个小孩子好欺负,向石坚咧牙呲嘴,惹得绿萼吃吃地笑。
石坚这才献上寿礼,然后来到孙家那个女婿面前和他攀谈起来。绿萼和老妪知道石坚此来是为了那些佃农或者为了大宋所有人,他们也不顾得看那只在搞怪的猩猩,也跟了过来。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wap。(。文。學網
这时,客厅里所有客人视线都集中在石坚身上。他们都听说过石坚的事迹,有的还透过石家的篱笆看过这少年读书写字的样子。可他们那里敢和他交谈,那可是未来大宋的重臣。不看到他身边的小丫头,也是当今皇后的亲近丫环。这时他们亲眼见到石坚和孙家女婿交谈时彬彬有礼,比大人还老练沉着,都在心里赞叹果然是文奎星下凡,与别的小孩子就是不一样。
通过交谈,石坚知道他是杭州人,但常年漂在海上,每次从泉州带好货物出发,到达南洋各个国家,最远还到过弼琶啰(今索马里东部),来回一趟花了近两年时间。石坚看到他脸上让海风吹得黝黑,想此言也不虚。可他的夫人,也就是孙员外的女儿,长得果然美丽,虽年近四十,可依然绰约多姿,就象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石坚和他交谈了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老太太与绿萼在一旁听到这些古古怪怪的风俗习惯,也听得津津有味。但她们弄不明白这与改善佃农生活有何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