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
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
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
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
这是“共定国是”成语的来源,也体现了楚庄王勇于纳谏的领导作风。
当然,如果了内部及个人因素外,楚国能称霸还有外部条件。主要是晋国在赵盾执政时期,由于内部政局不稳,致使霸权出现了动摇。秦国当时还较弱小,精力也主要集中西部拓展,于华夏就与晋发生了一些争斗。齐也是政局不稳,君臣更替频繁。
就个人能力来说,在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此说见《*通·号篇》,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ǚ),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楚庄王是极为突出的。无论是哪一说,楚庄王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而且个人能力也仅有晋文公、阖闾与之相比。从功绩上看,也居于前列。而且,在这些霸主中,只有楚庄王称得上儒君,除了即位三年不鸣之外,在二十三年里,他的确做到了“鸣将惊人”。如果说,齐桓公的“义”,多是由于管仲的意见,且是出于称霸考量的话,那么,楚庄王的“义”,则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往往是大臣从利的角度去考虑,他从义的角度去处理。如“不追击晋军以免更大的伤亡”、“楚臣不欲降郑”等。与宋襄公的“仁”相比,楚庄王更没有脱离现实,能征能讨,能原能谅,有威有恩。且知止不辱,知足不殆。没有像晋文公那样恩怨分明,秦穆公那样阴险(立夷吾以弱晋),也没有像阖闾野心勃勃,勾践那样“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然而天命不永,楚庄王英年早逝。给他的霸权留下遗憾。虽然如此,“庄王强楚”也将永彪史册。
一、楚恭匮盟(3…1…1)
一、楚恭匮盟(3…1…1)
楚庄王卒后,其子箴立,是为楚c王(…590…560),楚(3…1)楚共匮盟
楚庄王卒后,其子箴立,是为楚共王(…590…560),楚共王在位三十年,延续其父的余威,继续与晋争中原诸侯,先是侵卫伐鲁,与中原诸侯“匮盟”于蜀(鲁地),后是与晋战于鄢陵(…575),后来,与东边的吴就开始交兵了,随后“晋楚争霸”转变成了“吴楚互伐”。在中原,秦晋无事,齐晋有事。楚共王二年夏(…589),晋景公(名据)帅鲁、卫、曹等诸侯大败齐顷公(名无野)于鞌(ān,即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偏),取得了继晋楚城濮之战(…632)、秦晋殽之战(…627)后对大国诸侯的第三次胜利。再次确定了霸主地位。
楚庄王时,基本上没有向卫与鲁拓展势力范围,共王即位后,就开始向卫、鲁用兵了。主要是同晋争诸侯,因为,这时,卫、鲁是亲附于晋的。
在楚庄王卒的前夕,鲁曾向楚乞师,以伐齐,但遇上楚庄王卒,楚师就没来。鲁国迫于齐的威胁,就请联合晋、卫伐齐,晋、卫因其大夫郤克与孙良夫受辱也对齐有怨恨,于是有晋齐鞌之战。这下,就得罪了楚共王,此时楚共王刚即位,也想展示一下威风。此外,齐楚结好,眼看齐被联军打败,也需要有所表示。于是就在当年冬,楚共王就派令尹公子婴齐(子重)侵卫,随便侵鲁,至鲁地蜀。此时,楚共王约十二三岁,就没有出征,楚国的属国蔡、许却跟随子重出征,蔡景公与许灵也年少,就用楚王的战车出征,一左一右。
侵卫的情况,史未载。侵鲁时,鲁有些害怕,鲁成公(名黑肱)就派臧(zāng)孙去见楚共王,意欲说退楚师。臧孙推辞了,他断定楚师必退,不想无动而受名。为何楚师必退呢?当然是晋才把齐国战胜了,侵卫侵鲁只是做个样子给结好的齐国看。这时,晋楚实力不分伯仲,侵卫侵鲁如果太过了,必然会使出兵来救,楚与晋作战都没有把握,卫、鲁又不是楚晋争夺的重心,因而没有开战的必要。后来,楚师进军由蜀至阳桥,鲁成公就改派孟孙(孟献子促孙蔑去。注意,这次带去贿赂的东西有些特别,带去的是木工、女缝工、布帛工,一共百人。这说明,当时随军出征的,不完全是军队,还有这些后勤部队,也是多兵种组合的。除了这些后勤兵之外,鲁成公的儿子(或云鲁宣公子)公衡也入质于楚,并请求与楚盟。楚人果然如臧孙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