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齐还参加了,周刘文公与晋主导的召陵之会,以谋伐楚。因而齐也排除在外了。剩下了,只有秦了。秦与楚接壤,也从来没有怎么畏惧过晋或吴,而且历史上曾与楚有过多次军事合作,如与巴人一起参与楚的灭庸之战,与楚一起,共同对晋国,也曾参与楚子反主持的蜀之会,前不久,秦楚两国还约为婚姻,秦哀公将秦女嫁与楚平王。因而,当时的秦楚关系是友好的。也力量救楚的。但秦救楚也将面临与晋为敌的政治风险和军事风险,如果,晋趁机袭秦救楚部队,秦将很难堪。因此,秦对救楚是犹疑的。秦当时国君是秦哀公,已在位三十一年了。而且秦在秦穆公之后,除了与晋发生几次战争外,基本上更加关注国内事务与西边事务,并无多大东向之志。所以,百来年的传统,也让秦不愿出兵。但申包胥非常诚恳,其在秦非常悲壮。最终感动秦君臣,同意出兵。
文献记载如下:
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於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 《左传&;#8226;定公四年》
申包胥对秦伯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其实申包胥所说的若吴亡楚之后的“疆埸之患”与秦救楚成功后的楚的“世以事君”都不足以让秦出兵,促使秦出兵,主要在于,申包胥哭秦,“七日不食,日夜哭泣”,连水也没有喝。有人怀疑,七日不喝水,就生理来说,渴也渴死。这可能有史载夸大成分,不过,当时值楚昭王十年的十二月或第二年一月,天气是很冷的,是有可能下雪的,这有可能解决了饮水问题。最后,秦君臣的心慢慢软了下来,秦哀公亲自作《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于是秦哀派子薄与子虎率五百乘救楚,第二年六月至楚,先让楚师与吴人作战,以观察吴军的战术,而秦军从稷(今河南桐柏县境)与楚师相会,于是就在沂(今河南正阳县境)打败了吴夫概所率领的吴军,夫概就回国了。这边,吴人又执获了楚大夫薳射于于柏举,他的儿子就率徒从跟随子西败吴师于军祥(当在随县西南)。秋七月,子期、子蒲随势灭唐(今湖北枣阳县东南唐县镇)。这年九月,先期回国的夫概,就自立为王。早在这年春,越趁吴王阖闾在楚,侵吴。于是吴王阖闾便“释楚而归”,与夫概战,夫概战败,奔楚,楚封之为堂溪氏。吴王阖闾从楚撤军后,楚昭王就回到了郢都,楚军与秦军继续与撤退的吴军作战。楚师见秦军来到,发动反击,给吴军败于雍澨,随后秦军来了,又把吴军给打败了。后来,秦楚联军又与吴军战于公婿(土旁)之溪(或云浊水,今湖北省襄樊市),大败吴军,吴王阖闾于是才回国。被吴国获捉的楚大夫闉舆罢也找机会逃回楚国,叶公沈渚梁的兄弟后臧本来跟从在吴国,也逃奔回来。就为此,叶公终生不正视其弟。
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后,先是重赏了复国之臣,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等。以子西为令尹,子西觉得,斗怀曾想杀楚王,建议楚王不要赏他,楚昭王以德报怨,还赏了斗怀。而申包胥却逃赏:“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楚昭王将其妹季羋嫁给了钟建,并以钟建为乐尹。
楚昭王在随的时侯,子西临时用权,担心楚人溃散,于为王车服,在脾泄(楚邑)建政。后来知道楚昭王的去处后,就去车服跟从楚王。
楚昭王十二年(…504),吴又伐楚,吴太子终累(夫差兄)败楚舟师(水军),执获了楚将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子西所率领的陵师(陆军),楚人很是害怕,于是就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九十里),于是励精图治,楚国逐步安定下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六、昭王复楚(4…6…1)
六、昭王复楚(4…6…1)
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后,先是重赏了复国之臣,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等。以子西为令尹,子西觉得,斗怀曾想杀楚王,建议楚王不要赏他,楚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