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第2/3 页)
青书不比张无忌差,但从长久来看,宋青书当然无法和张无忌相比较。或许有人认为宋青书只不过是个情种,痴迷地爱上了周芷若而犯错而已(这很能引起现代一帮自以为思维开阔,敢爱敢恨人的推崇),但像张无忌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犯他那样的错误。究其根源,还是宋远桥对他失其管教,让他不免带有浮滑子弟的气味。这样的人加上有一定的地位,所以总有自我毁灭的一天。从这看来,张无忌无疑是个值得爱,值得托福终身的男人。
张无忌是个普通人正如金老先生刻画时所说张无忌更像一个凡夫俗子。而作为一个凡夫俗子,他就不可能是完美的。张无忌可谓是君子,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的领袖,或者可以说是他不具备做领袖才能。
张无忌贵为明教教主,论起政治可谓是一窍不通,甚至有些畏首畏尾较为胆小。明教教众遍布天下,与朝廷为敌。如今的蒙古帝国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华夏江山则可失而复得。张无忌却无法以民族大业为重,却总是在小事上纠葛。蒙古人的荣耀,早在成吉思汗的时候便锋芒必露。可是受到华夏奢靡之风的影响,蒙古铁骑的威力已大不如前。张无忌却不志在为国,而是急于接义父回中土。他不适合干大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所以说张无忌只是君子,而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客观评价
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作者也说“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个性中固然颇有优点,缺点也很多,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的很稳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之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决不犹疑;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作者的这种分析,当然是很中肯的。
只不过还没有意识到,这三位主人公的个性如此不同,乃是因为他们的人格类型不同,是作者赋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根本不同。
郭靖的世界关与人生观基本上属于传统正宗的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杨过的独立与反叛的个性,则出於他的道家之侠的人格力量。那麽张无忌呢?张无忌白叫了这个名字,他为人处事,绝没有半点百无禁忌的任性与主动,从事业到爱情,他都是被动于环境,人际关系而无法解脱。不是受骗,就是受激,不如改名叫做‘张无奈‘更加贴切。
表面看来,张无忌是‘有为‘的。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多少人梦寐已求的天下第一大教明教的教主,进而又成了天下武林盟主,成了天下百姓反元抗蒙的最高统帅。
另一方面,他的爱情生活也十分幸运,先後爱上他的姑娘有四位之多。
然而,进一步看,张无忌又是‘无为‘的,甚至是无奈的。…………他武功虽强,性格其实颇为优柔寡断,万事之来,往往顺其自然,当不得已处,雅不愿拂逆旁人之意,宁可舍己从人。他练‘九阳真经‘完全是无意中得之,习‘乾坤大挪移心法‘是从小昭之请;当武林盟主,执掌屠龙刀,既是少林武当的高人的盛情难却,也是迫於军情紧急;与周芷若订婚是奉谢逊之命;不与周芷若拜堂又是受赵敏所迫。。。。至於张无忌一生受骗上当的故事,那就更是俯拾即是了。
张无忌的这种‘无为‘看似与道家的精神暗合,但骨子里却藏着佛眼与慈悲心。他之当明教教主,武林盟主固不是出於以天下为己任的主见,而是出於慈悲心;而他谢任归隐虽与他缺少领袖之才有些关系,更与他缺乏领袖的雄心有关,看似无为而求清静。实则是识透了权力对人的腐蚀。不然他不会在将‘武穆遗书‘
交给徐达那时那样厉言厉色的说‘若有人一但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麽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重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徐大哥。这番话请你记下了。‘这一段话显示的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是佛家的慈悲心。
张无忌的慈悲心。在小说中写得相当透彻明白。最典型的是下面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作者让张无忌久病成良医。在蝴蝶谷中跟‘蝶谷医仙‘胡青牛学习医道。日後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医道精深。医者慈悲心。这是人人皆知的。被张无忌治好的人也不知有多少。让小说的主人公兼职行医。这在武侠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