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从上海起飞
289 启用年轻人挑起研制卫星的大梁
295 “武力保护”钱学森
298 中国卫星终于飞上太空
梦圆飞天
304 “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308 中国小狗飞上天
312 曙光号飞船搁浅
317 毛泽东在病中记起钱学森
320 飞船与航天飞机之争
326 力荐王永志挂航天之帅
金色晚年
330 第三大贡献
337 三次激动与三笑
339 亲手剪报
342 “铁杆”广播迷
344 钱学森写信
348 深情关注沙产业
350 从美国归来的“宝贝”
352 “钱永健旋风”
355 丰硕的人生秋天
362 万众送别科学巨星
366 后记
。 想看书来
小引:形形色色的评价(1)
记得,一位雕塑家朋友告诉我,他在雕刻人像之前,总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被雕刻的人,因为人是立体的,而铜像同样也是立体的。
其实,写一部传记,也就是用文字在纸上“雕刻”出一尊“铜像”,同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传主。在细细向你介绍本书的主人公——钱学森之前,我先罗列各色人等对他的形形色色的评价,使你对他有一个多角度的立体的了解——
导师冯·卡门曾这样评价钱学森:
我们的朋友钱学森,是1945年我向美国空军科学顾问组推荐的专家之一。他是当时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流火箭专家,后来成了世界闻名的新闻人物。
钱学森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曾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火箭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的发展。
钱的这种天资是我不常遇到的。
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
人们都这样说,似乎是我发现了钱学森,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
美国专栏作家米尔顿·维奥斯特曾这样写道:
冯·卡门是空气动力学领域里独一无二的大师,而钱(学森)的名望仅在他一人之下,钱是冯·卡门雄心壮志与事业的继承者。
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评价钱学森说:
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
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这样评论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
工程师偏重于实践,解决具体问题,不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数学家则擅长理论分析,却不善于从一般到个别去解决实际问题。钱学森则集两个优势于一身,高超地将两只轮子装到一辆战车上,碾出了工程控制论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1980年5月20日合众国际社记者罗伯特·克莱伯的题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一文指出:金贝尔对钱学森博士才能的高度评价,已经被1955年钱获准离开美国回国以来的事实所证明。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中国才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现在,由他负责研究的火箭,正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
美国火箭专家克拉克()说:
*的归国学人当中,无人重要性能出钱学森其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蒂夫(Guyford Stever)教授以为:
他(引者注:指钱学森)在美国的成绩很好,但不足以令人折服。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才真正了不起。
1957年郭沫若发表在《文汇报》的一首七言《赠钱学森》诗,这样写道:
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
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
从兹十二年间事,跨舰相期星际游。
钱学森夫人蒋英对丈夫的评价是:
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富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
钱学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