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忙于征兵之时,长安传来噩耗,杨素半夜被刺杀了。他新收的女人红拂和一个叫李靖的男人同时失踪了。这对大隋来说真是晴天霹雳,皇帝一直猜忌杨素,但杨素终究是他的叔叔,更重要的是杨素代表着拥戴皇帝的老将势力。杨素之死引起了广泛的猜疑,有人认为是高句丽下的毒手,只为阻挠皇帝的进军;有人认为是皇帝下的毒手,只为消灭一切对他的威望有威胁的杨家人。不管怎么说,这个叫红拂的女人改变了大隋的运程。这正好应了几年前杨玄感自己说的话:女人变成刀的时候,即使温柔,也会见血。
辽东的军队集结到三十万的时候,杨玄感在黎阳反了。李密向杨玄感献上上、中、下三策,即上策为夺取炀帝回国的咽喉临榆关,断其粮草,同时联络高句丽夹击之,杨广百万兵一月可以取之;中策为轻装急进,西取关中,然后扼潼关天险,长久对抗,守时待变,徐图天下;下策为以精兵猛将大举东进,强攻东都洛阳。
没人明白,为什么他选择了下策,那就是直取东都洛阳,试图抓住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眷属,震慑远在辽东的皇帝和众多武将。
东都洛阳,兵精粮足,易守难攻。杨玄感围城数月,不少反对皇帝的贵族和官员都来投奔他,可是洛阳迟迟无法攻下。不久,皇帝率领征伐高句丽的大军回师中原。杨玄感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他派人送信给北平王,希望按照事先的约定,幽州的军队从后面袭击隋军,这样必得天下。
北平王把信件递给儿子:“你觉得如何?他说灭掉杨广后,自己登基,封怀为皇后。”
“父王,您和他以前约定过起兵吗?”
“皇帝的军队里有张须驼、来护儿、宇文成都等一流猛将,我想看看玄感的实力再说。”
罗成吃惊地看着父亲:“如果您没打算和他一起造反,为什么要答应他起兵?正因为您答应他起兵,他才会错误地决定先取洛阳。”
“他迟早要造反,在进攻高句丽前造反,幽燕的军队就免除了灭顶之灾。至于先攻洛阳,是他自己的决策,与我又何干?”
罗成震惊得一时无语,他以前讨厌玄感,但接触越多,他越发觉得玄感是一个性情中人。但是他这样的男人,终于要丧命于父亲的一个根本不会履行的承诺上。“天哪!父王,您的暗示不仅送了杨玄感的性命,还送了很多人的性命!”
北平王生气地道:“造反的人,本来就要做好掉脑袋的准备。再说,幽燕的军队不是不可能动,只要玄感的大军打败杨广的军队,我们的铁骑军可以立即挥军西进,直取关中。”
罗成苦笑道:“玄感真的要赌命了。”
隋军和杨玄感军队的战斗,堪称大隋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这场历时三个月的战斗,不仅死伤无数,更可怕的是,隋朝的不少精英将领统统战死沙场。八月,杨玄感兵败,这个骄傲的男人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死法,他对自己最亲近的手下说:“你割下我的头颅,献给杨广吧。可以保你一条性命。”
罗成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想起了几年前那个叫李姬的高句丽女人,她说,她要改名叫张出尘,她手执一柄红拂,她相信她能为族人报仇。他想:其实我还不如这个女人。
离别
天下大乱了。
杨玄感兵败,隋朝的根基却也动摇了,野心家们纷纷蠢蠢欲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南都有人起兵造反。隋朝的军队疲于奔命,刚扑灭了这里的叛军,那里又燃起了造反的火焰。瓦岗成为这股反隋浪潮的主力。李密在杨玄感失败后,投奔了翟让。李密的雄才大略彻底改造了瓦岗的规模,瓦岗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终于到达了自立王国的阶段。翟让主动让贤,瓦岗建国西魏,李密登基为西魏王。山东,窦建德先称长乐王,又改称夏王。江南,杜伏威称王。
这段中原异常动荡的时期,罗成很清闲。高句丽没有异动。突厥畏惧铁骑军的威名,也表现得比较老实。边境的安宁和中原的巨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幽州的军队安静地等待在边境,像一只打盹的老虎。
罗成知道父亲在观望,观望中原的形势。他也知道父亲在等待,等待的是自己的建议和判断。罗成躲在边境的军营里读书,他很久没有这么悠闲地看书了。直到表哥的书信过来时,他才知道:张须驼战死,表哥和罗士信、裴家父子都投降西魏了。表哥在信上慷慨激昂地说:我们等着你,西魏大元帅的位置正等待着你,给焚烧隋朝的大鼎烧上最后一把火焰。
罗成微微地笑着,他想起这么多年没见到表兄了,他还是那么冲动又大胆。他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