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页)
江户的陷落,德川家的灭亡,东瀛终于再次一统。但东瀛实行的是完全的军政分离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也留下了祸根。
东瀛重新统一之后,东瀛很快便派出了使者纳贡,确认藩属关系。
“陛下,使团的团长是郑森,但良仁天皇以其他名字混在使团之中。”
“待良仁抵达京师,安排一下。”朱由校道。
“诺。”
……
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了良仁,这对父子第一次相见。
“陛下,臣想姓朱。”良仁突然说。
“东瀛的天皇本无姓氏,朱为国姓,朕便下一道圣旨,赐你姓朱。”朱由校应允道。
“谢陛下隆恩!”
“你不会怪朕没有照顾你们母子吧?”朱由校问道。
“不会。母后也从来没怪过你。臣在今天这个位置,更是理解当年陛下的选择。”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朕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
“但陛下是一个好皇帝,母后曾说过,陛下继位之时,帝国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大厦将倾,陛下继位之后,励精图治,前后颁布十条新政,使得帝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武功之盛,更是无人能及。”
“你有没有想过朕为什么没有直接出兵东瀛?”朱由校问道。
“想过,以前不明白,来了帝国之后臣才明白。”
“说来听听。”
“当年陛下应该是没有能力出兵东瀛,才想着扶持颜思齐的。”
“的确是这样,东瀛距离帝国路途遥远,而且东瀛民心不在帝国,当年如果强行出兵东瀛的话,需要举国之力,朕相信是能够占领东瀛,但却无法统治东瀛,这需要数十年时间,这是一场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战争,而且颜思齐的人品不错,所以朕才想了后面的办法。”
“东瀛不过弹丸之地,产出不及帝国的万分之一,如果能最小的代价控制东瀛,的确是上上之选。”
“今天帝国已经有能力出兵东瀛了,你希望朕出兵东瀛吗?”
“臣不希望。陛下与母后已经为臣做到最好了,剩下的应该留给臣来做。”良仁毫不犹豫地说道。
“你很聪明,慈炅,慈焾,慈炫等几个皇子眼睛里看到只有朕屁股下这一个位置。”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臣与他们站的位置不同,自然看法也不同。”
“看到朕后面这幅地图了吗?”朱由校指着背后的世界地图问道。
“臣看到,臣准备回去之后,也制作一副。”
“这一块地方西洋人称为非洲,地大物博,有东瀛的几十倍大,但却没有像样的国家,未来东瀛可以目光放在这里,甚至有可能的话,可以将迁都到此。”朱由校建议道。
“臣会考虑陛下的建议。”
(本章完)
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
入夏之后,帝国再次派遣一万大军进入大荒东洲,而算上原本在一万两千人,大荒东洲的驻军达到了两万两千人,为了解决粮食供应等问题,明军开始对当地土著百姓征税。
征税的事情并不顺利,常常伴随着暴力,这也使得许多当地的土著开始逃往,同时又由于外地人的进入,带了疾病和瘟疫,导致当地人口锐减,大明控制的地区当地土著人口一两年之内已经骤减了三成,而且人口数量还在持续下降。
对于非控制区域的土著,明军以贸易为主。通过贸易和征税,明军慢慢地已经能解决大军近一半的粮食所需,而且在今年三月,明军在控制的岛屿上建立起了第一家兵工厂。这些都极大缓解了明军对国内补给的依赖,大荒东洲已经在计划向印第安地区进军了。
一旦控制印第安地区,朱慈焾建议的军屯计划便能如期开展,到时候大荒东洲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相对于西波尔,大荒东洲更适合人类生存。
七月底,一万大军抵达了大荒东洲,而随军前来还有沈阳都督府的提督李定国,他是朱由校指派负责整个大荒东洲军事行动最高长官。
一万大军在岛上修整了半个月之后,在李定国率领下再次出发前往印第安地区。李定国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在印第安地区建立稳固的据点。
印第安地区虽不是满洲国的中心地带,但对于满洲国来说去极其重要,是满洲国的屏障。满清人进入大荒东洲之后,极力向东扩展,以获取更多物资,满洲国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五大湖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