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几秒钟的赞扬就会对孩子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也显示出的确如此,但并不是以他们所预期的方式。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研究者告诉孩子可以选择两个任务中的一个来完成。一个任务非常难,他们不大可能成功,但它具有挑战性,即使是失败了也能让你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与之相比,另一个任务容易得多,他们很可能成功,但可以从中学习的东西比较少。被表扬的那一组孩子大约有65%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任务,而没有得到表扬的那组孩子选择较容易任务的只有45%。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更倾向于逃避挑战而选择容易的任务,这对宣扬“表扬法”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打击。但是,更糟的还在后面。
在实验的第三阶段,研究者让孩子们解答更多的谜题。这一次的谜题比第一次的更难,因此大部分孩子都做得不太好。做完之后,每个孩子都被询问有多喜欢解答这些谜题,以及他们回家后还会不会继续做。结果,两组孩子表现出戏剧性的差异。得到表扬的那组孩子不如另一组孩子觉得谜题有趣,因而回家继续解答谜题的意愿也不如另一组孩子强烈。
实验的最后阶段给支持表扬法的人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在做完较难的谜题解答之后,实验者让孩子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测试。最后的这套谜题和实验开始时孩子们做的第一套谜题一样容易,虽然两组孩子在做第一套谜题时得到的分数不相上下,但最后这套谜题的得分却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其模式与很多励志类书籍所鼓吹的恰恰相反。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的得分远远低于另一组孩子。
为什么表扬会对孩子产生如此违反人们一般直觉的破坏性影响呢?穆勒和德维克认为,这是由几个因素导致。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可能会让他们感觉良好,但也促使他们害怕失败因而避免挑战,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万一没有成功,就会显得很难堪。此外,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无异于暗示他们无需努力就可以表现得很好。由此,孩子就会缺少动力来努力付出,因而更可能失败。遗憾的是,如果他们接下来得到了较低的分数,他们的动力甚至可能被完全摧毁,从而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毕竟,低分数意味着他们不如被表扬的那么聪明,而他们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低分数产生的这种心理影响不可低估。穆勒和德维克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个事实,当要求每个孩子告诉同学自己在测试中(包括解答那套较难的谜题)表现如何时,被表扬过的孩子几乎有40%撒了谎,而没被表扬过的孩子只有10%撒了谎。
教养 养育和教育里的平衡力(4)
那么,这是不是说所有的表扬都有害呢?到目前为止,我只描述了穆勒和德维克实验中三组孩子中两组的情况。实际上,还有一组孩子得到了真实的反馈“干得好,你答对了80%”之后,也得到了一句简短的表扬。不过,这次实验者只是指出他们一定是很努力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因而表扬的是他们的努力而非能力。这组孩子与其他两组孩子的表现很不一样。当让他们选择挑战性任务或容易的任务来做时,只有10%的孩子选择了容易的任务。和其他两组相比,这组孩子比较喜欢解答较难的谜题,并且更愿意在自己另外的时间里继续解答谜题。在做最后一套容易的题目时,这组孩子的得分明显高于第一次。
实验结果清晰地表明,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表扬孩子的能力导致了迥然相异的结果。穆勒和德维克认为,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会更有动力尝试挑战,而不会考虑尝试的结果,因而不会害怕失败。于是,对学习的渴望超过了对失败的害怕,因而他们更愿意选择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容易的任务。同时,从定义上来看,这些孩子更有动力在未来的测试中继续努力,因而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且,即便他们在未来失败了,他们也会很容易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努力不够,而不会产生丧失自信的无助感。
尽管穆勒和德维克的研究是在中学里进行的,但其他一些研究在更小的孩子和青少年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形。{15} 这些研究一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会产生同等的效果。有的表扬会摧毁孩子的动力,有的表扬则能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告诉孩子他们具有某种特征,比如聪明或者有天分,并不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这会鼓励孩子逃避挑战而不是奋力一搏,并且使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丧失信心。相反,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则会鼓励孩子开发自己、努力工作,并且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
59秒:赞美孩子有方法
父母们很容易掉进夸奖孩子聪明有天分、从而使孩子感觉良好的陷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