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页)
有两横一竖的三条街道,最长一条不过两里开外,也没有所谓的城墙包绕,县城四周被无数大小的渔村环绕。
这那里是后世的大华乃至整个亚洲的金融文化中心,没有高楼林立,汽车轰鸣,霓虹闪烁不说,就连一辆像样的马车,整洁的饭馆都没有,民众更是衣衫褴褛脸色蜡黄,没有一点工业的基础,百姓一般也都以打鱼为生。
此时,吴淞江仍然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只是司治不效,吴淞江流域水患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些河段淤塞甚至已是“茭芦丛生、已成平陆”,这也是这次苏州府洪灾的原因之一。
秦飞在下午仔细查看了所谓‘黄浦夺淞’地点,细细在地图上推敲其可行性,直到一切无误后才随众人在上海县城找了一间干净的客栈住下。
这里不得不细说一下‘黄浦夺淞’,据史书记载:
明朝以前,吴淞江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
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夏原吉在《苏松水利疏》还向朝廷提出:“大黄浦乃通吴淞江要道,今下流壅遏难流,傍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以达泖湖之水。”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夏原吉征用民工二十万,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但后世在上海市的地图上,仍保留吴淞口地名,而没有黄浦口)。
开通范家浜后,新老河道共同形成了黄浦江的雏形。其河面阔三十丈,长一万二千丈。此后众水汇流,水势湍急,不浚自深,河口不断扩大为“横阔头二里余”的大河。从此,形成了长江水系中最年轻、离长江口最近的一级支流黄浦江。而原来的吴淞江反而成了黄浦江的支流,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上海县虽偏僻荒凉,客栈倒也雅静,此时因为洪灾来往行人不多,客栈除了秦飞几人就没有别人了。
第二日清晨,秦飞早早就起床,在客栈院子里练习拳脚。
“切,你这样软绵绵的也叫拳术,也能打人,笑死本小姐了。”萧寒烟看见正在打太极的秦飞,满脸不屑。
“嗯,这个叫太极拳术,萧小姐你可不要小看,它可是一个好东西。”
秦飞看着婷婷而来站在身前的萧寒烟,耐心解释道:
“这太极不仅能强身健体,老少皆宜,更讲究习练者从意,气,形,神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多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随人则活,由己则滞。”
萧寒烟也是一个武术行家,在听完秦飞所言之后,也随着秦飞饶有兴趣的练起太极来,秦飞不得不承认,萧寒烟在习武这方面天赋惊人,不多时就把一套太极打得有模有样,加上其身材修长气质高绝,此时打来还真是行云流水很是养眼。
秦飞再把如何发力,怎么,捋,挤,肘等详细给萧寒烟一一讲解。
萧寒烟学完太极起身道,“秦飞我看你练拳多以外家功夫为主,怎么没有练习一下内劲?”
“内劲?可是内功?我没有练过。”
秦飞一时间很是惊异,后世武侠小说,影视作品可把内功吹得神乎其神玄妙无比,秦飞也只是只看见猪跑却没有吃过猪肉,心道莫非古代还真有内功这种虚无的东西存在。
“我倒是有一套心法,要不要我教你?”萧寒烟一脸戏谑中的神情中还带着一丝诡异。
萧寒烟想起自己师傅把这心法交给自己时,一脸郑重的告诫自己,在自己没有找到意中人时不能私自练习,后期更是需要男女合练之,至于后果如何,师傅坦言他没有练过此心法所以也无从知晓,而她自己最终在半年前实在忍不住习练了此心法。
没想到自从习练了此心法,内力倒是大涨,可是自己身体却越来越敏感,对男女之事也愈感好奇,在发生毒蛇事件后更是如此。
这时看见秦飞也是单身一个,也想学习内功心法,加之她对秦飞好感日盛也不吝啬,就想看看秦飞习练此心法是否有所不适。
秦飞并不知道此时的萧寒烟,已经把他当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