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旧时庆元山村间一直流传着“老虎可以一日过三省”的说法,浙江省林业厅的野生动物专家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一只老虎的活动范围可以广达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而维持它的基本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百山祖林区的自然条件及食物丰富程度,最多仅够2…3只华南虎生存,说到这里,叶从美一脸担忧:就那么点老虎怎么繁殖后代呢?
庆元一带山村的老辈猎人间,一直流传着“一只野生华南虎可能一生仅能繁殖一次”的说法。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陈水华则说,华南虎通常只在发情期才会雌雄同行,如今栖息地又彼此分割,两只虎相遇的社群关系产生概率低,很容易陷入种群的“灭绝漩涡”。■
2002年,叶从美和同事曾创下了44天连续进山寻虎、穿裂十多双球鞋的记录,有时甚至因为走得太远,以至天黑前不能回到林场,只好摸黑寻找附近的山村或是林区管理站寄宿。
从“满地虎踪不怕人”变成了“追寻12年无果的传说”, 叶从美在他仅过去53年的人生里,就目睹了当地华南虎消亡的全过程。
百山祖林区的自然条件及食物丰富程度,最多仅够2…3只华南虎生存,此外华南虎通常只在发情期才会雌雄同行,如今栖息地又彼此分割,两只虎相遇的社群关系产生概率低,很容易陷入种群的“灭绝漩涡”。
>> 叶从美寻虎的所有装备,不过是一个头盔,一把柴刀、几双解放鞋,再加对讲机和一个随时打开着镜头的照相机。图/戴树林
>> 叶从美发现的疑似虎窝。图/毛剑杰
>> 车根村在群山环绕中。图/毛剑杰
>> 叶从美望着疑似虎粪发呆。图/戴树林
。。
中国虎,那些被错过的保护机遇(1)
—— 专访WCS资深保护专家乔治·夏勒博士
本刊记者┃刘永峰
20世纪50年代,苏联就已制定严格的老虎保护政策。1973年,印度也开始了著名的老虎保护计划。那时,国际上已日益意识到老虎种群的危机,而与此相对照,在当时中国,华南虎的猎杀,依然是合法和被允许的,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打虎的行动受到政府的鼓励。直到1989年,在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南虎才被正式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此时中国的野生老虎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老虎保护都是薄弱而滞后的。在此期间,中国错过了什么样的机遇?本刊记者专访了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资深保护专家乔治·夏勒博士。
《看历史》:在1963年,您就曾在印度的堪哈国家公园,对老虎行为进行过研究,并于1967年出版了《鹿与虎》一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那次研究的情况。
乔治·夏勒:那已是50年前了。那个时候,印度人并不研究大型动物的行为,对于保护这些野生的大型动物更是不感兴趣。住在森林里面的每个人都带着枪,打猎老虎。这种情况在几年后发生了改变,当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非常关心野生动物的保护。这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只要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关心野生动物的状况,那么野生动物的处境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保护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这些动物的信息,比如它们的栖息地有多大,它们迁徙多远的距离,吃什么,吃多少,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你得到这些科学的信息后,就可以向当地媒体以及政府做出建议,帮助他们如何来保护野生动物,这就是我当时印度之行的主要目的。
我要研究一个区域内的野生动物,而研究大型捕食动物的好处在于:它处在生态金字塔的最顶层。比如说,在印度,老虎吃羚羊,我们就可研究羚羊的一些生存信息;羚羊又吃植物,我们就可以据此来研究植物的各种信息。这样研究了老虎你就研究了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在印度,这种研究是我首先做出的,因而引起了当地的大学及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而现在印度有许多优秀的生物学者仍在研究野生的老虎。
《看历史》: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便签署了在远东地区保护老虎的命令,并在50年代,前苏联制定了保护老虎的政策,这是最早的一个保护老虎的国家行为么?
乔治·夏勒:之前,在印度和尼泊尔,有过一些保护的政策。但是它的形式是这样的:那里的一些地方的统治者,会专门划出一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