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明朝死灰复燃,那么明史中的袁崇焕炮制出来的形象就是“汉奸”。为帝王将相修史的明史也不难炮制出这样一个史实:袁崇焕的通敌卖国,阻挠抗清,从而进入秦桧、贾似道之类的“谬丑”行列,落得千古骂名。
那么,袁崇焕是怎么赚得个“汉奸”的骂名的?这得从他拱卫京师谈起:
一、千里驰援保北京
袁崇焕镇守宁远后,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都啃不下这性格刚烈的 “袁蛮子”,努尔哈赤甚至抱憾而死。清军入关,首要任务就得啃掉这蛮子。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采取迂回手段入侵大明江山,率领满兵10余万,以蒙古兵为前导,绕开袁崇焕,从喜峰口窜入长城,攻陷遵化。
这些地方本属蓟辽总督刘策管辖,本与袁崇焕无关,但是由于“抱心太热”,一心想“精忠报国”,于二十八日闻警,即与祖大寿、何可纲率兵入援,沿路经过抚宁、永平(都在河北东北)等地,逐路置防,逐城设守,计划截断满军的归路。袁崇焕率部到达蓟州,与满军交锋,满军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遭遇,大惊,于半夜越过蓟州向通州退兵,渡北运河,直逼北京城。
因为是袁崇焕逐路置防、逐城设守,逼得满军直接进攻北京城。身家性命都在北京的帝王将相、寻常百姓都一致认为:战祸是由袁崇焕“堵截”引来的。正是如此,当崇祯皇帝要杀袁崇焕时,京城的老百姓积极响应,恨不得千刀万剐“食其肉寝其皮”,方解心头之恨。
袁军和满军对垒北京城下,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中国的历史往往由于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带来民族悲剧。按袁崇焕的意思,全部兵力撤进北京城,依靠大炮的优势等待宁远的步兵主力回师,来个里外夹击,与皇太极决战。但是,此时崇祯已对袁崇焕疑忌太深,拒绝袁崇焕带兵进入北京城。同时,北京的老百姓也称袁崇焕的部队是汉奸军。站在北京城头上的民众戴着“爱国主义”的眼镜,一下子就看到了“汉奸”,而不是千里驰援、威震边关的袁督师。
北京保卫战开始了,战斗场面极其悲壮。大明与大清第一次近距离对决竟成了袁崇焕以九千士兵与皇太极十多万大军在广渠门外的对阵。袁崇焕身先士卒,亲披甲胄,临阵督战,受到感奋的战士们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这场血战,最终袁军侥幸获胜,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
皇太极深知虽然袁崇焕兵少,明军又不善野战,但是各地勤王的军队将陆续赶来,此次征战倾全国之力,后防空虚,如果冒昧行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引来灭顶之灾而永劫不复。熟读《三国演义》的一代雄主皇太极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不敢枉战,采取避其锋芒,退后十余里。
于是,北京保卫战陷入了胶着状态。满军退后这该是件好事,可以为大明与清军的对决争取更多时间,通过精心布局,最后倾兵对决,大明胜算将更多。
持久对抗,势必对明朝有利。果不出皇太极所料,袁崇焕开始发挥他独有的帅才能力,调兵遣将,进行战略战术布置,让各处奔赴京城勤王的部队到京城各处待命,以发挥统一布署、联合作战的优势。明军战斗力不强,但是有像袁崇焕这样的统帅指挥布局,扬长避短,完全可以对满军实现有效的包围,最后集而歼之,让皇太极陷入灭顶之灾。
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后,考验往往不是兵力而是心力。但正是这“退”造成崇祯皇帝和京城军民的错觉,认为清军足以对付,甚至认为是袁崇焕引来“胁和”的。崇祯皇帝血液里的劣根性开始暴露,他狂躁不安,甚至声嘶力竭。如果这位年轻的皇帝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那么大明的历史就会改写,他也不至于沦落到自缢于煤山,成为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的心已被猜忌所充塞,根本没有想到袁崇焕在这场战斗中的意义。如果没有他千里驰援来尽大忠,拱卫京师,单凭那些精于为官、疏于打仗的将军和皇太极对阵作战,那么他就该早早自决于煤山——这些他根本没有想到。在他想来,千里勤王的部队不来保护一国之君的“万岁爷”,而分散布置,避而不战,不乘势痛歼满军,不是“胁和”,还有什么企图?再者,当年你夸下海口说“五年平辽”,眼看五年就要到了,结果战火燃烧到京城之下,你到底会不会打仗?他老祖宗朱元璋遗传下来的猜忌之心一下子冲到喉舌之间。
而恰恰这个时候,整个北京城军民也都纷纷猜测。特别是满军和袁军对峙后,因为损兵折将,以掠杀泄愤,迁怒于百姓。京城百姓自然泄愤于袁崇焕,他们愈加认为千里驰援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