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页)
扮演囚徒。
韦国公却气得浑身发抖,他对纳兰君让的话一个字都不信,一个暗桩何须皇帝亲审?还要带上殿给众臣辨认?如果真相真如陛下所说,芷儿何至于仓皇逃奔,求助兄弟,痛不欲生?
想着孙女回府时的惨状,想着她悲愤绝望的神情,想着金尊玉贵的韦家娇女,欢欢喜喜送进宫,一年不到竟然致残而回,韦国公浑身发抖,眼前发黑,心底的怒火一拱一拱,再也控制不住,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为何老臣听皇后所言,并非如此?是否其中还有蹊跷?陛下可否让皇后上殿……”
“国公,你昏聩了!”纳兰君让截住他的话,厉声道,“后宫不可干政,向无上殿之说!”
“皇后天下国母,此事她亲身经历,上殿有何不可?”
“国公是在暗示朕信口胡言,欺瞒群臣?”
“不敢,陛下英睿聪慧,定知老臣苦心,老臣却不明白陛下,为何对此事讳莫如深?”
“朕已经将事情说清,何来讳莫如深?”
“夫审案断狱尚取不同证词,如今皇后另有说法,此事关乎我大燕国运,陛下为何不肯还百官一个明白?”
“韦一思,你放肆!”
“老臣知罪,但求陛下广开善纳之门!”
两人一番对话说得飞快,雷霆闪电不容喘息,朝堂之上,君臣之间,竟然话赶话地针锋相对,各自抵在了那里。
韦国公今日豁了出去,也不指望纳兰君让能够容忍,反正他韦家根深叶茂,在朝中势力雄厚,谅皇帝在这多事之秋,当着满殿朝臣,也做不出鸟尽弓藏迫害忠良的事儿来。干脆噗通一跪,大叫:“求陛下广开善纳之门,允皇后上殿剖白!”
他这一跪,韦系所属的一批言官御史,也觉得今日陛下草率,态度暧昧,纷纷跟上,“求陛下再查此事,并允皇后娘娘上殿!”
“敌国首脑是否在燕京,关乎我大燕国运民生,求陛下慎重!”
“求陛下慎重,允皇后入殿,细查皇后重伤之事!”
------题外话------
有大结局上就有大结局下,最终大结局基本写好,有些线索呼应之处还要修改,估计明天可以上。
这次断更时间长了点,有读者批评我傲娇,啧啧,我要真有这傲娇的福气和胆量就好了。我到底玩没玩,是在拼命写文还是在傲娇,这两天的字数你们看着吧。
实在不能再拖了,必须快点写完结局,后面还有一堆事在等我,再不写完这结局就真的难产,到时候只怕又要冒一堆人来说我言而无信。最近几天从晚到早从早到晚,写到青面獠牙眼冒金星看见电脑都想吐,好歹写完了。
这个结局,是我脑中有构思开始就已经想好的,我的结局从来都是预设,和任何因素都无关。一个作者的基本素质,是将故事善始善终,我想我基本做到,如果有谁说我没做到,我只好当没听到。
第五十七章 大结局(下)
群臣呼啦一下跪下一大片,话越说越紧,越说越难听,仿佛皇帝如果不按他们的要求做,那就是祸国殃民昏君,卖国无耻败类,也有一些向来紧跟皇帝的,立即予以驳斥反唇相讥。刚刚恢复安静的朝堂,转眼又成了菜市场。
吵得最厉害的时候,纳兰君让霍然立起,素来平静的脸色,已经涨出一片勃然的红。
“放肆!”
底下静了一静。
“当殿咆哮,诟辱君皇,你们口口声声忠君爱国,有你们这样做臣子的?”纳兰君让眉间带煞,怒视群臣,“都下去,在金水桥外玉带广场跪着,背《道德心经》十遍,好好反思己过!”
韦国公仰头望定他,怒哼一声,重重磕头,“老臣领旨!”掀袍站起,掉头就走。
其余官员紧随其后,并无惧色——言官风闻奏事,可以根据听说的事情随意上奏,也可以随时纠正百官乃至天子的不当言行,向来有冲撞免罪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难免各种得罪人,罚跪什么的家常便饭,他们习惯了,跪得越久还越觉得光荣——犯颜直谏,不惧天威,忠臣所为!跪得越多,越名垂青史!
一大批人在韦国公带领下出殿跪广场去了,纳兰君让重重吸一口气,有点疲惫地坐下。闹了这么一场,他也累了。
韦国公出去时的脚步却大步生风,他今日上殿,得了最沮丧最愤怒的结果,此刻心乱如麻,万般猜度,时而发狠要和太皇太后合作,先下手为强;时而又觉得信一个已经被迫离开宫禁数年的女子,和她携手干那杀头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