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去的。但是尽管他们不如你,你也要俯首贴耳,甘拜下风,惟命是从。我记得我有个武源学院的同学从县里调到市人事局办公室,他给局长起草讲话材料,为了一个词,他给局长翻词典较劲。局长叫他立马滚蛋,回到农民中专去当他的原教书匠。你可不能再犯他那种低级错误啊。同时要处理好上头的领导的关系,营造好自己的政治生态环境。”
黎苗听了袁玫讲的话,佩服得五体投地,想不到平时毫不起眼的堂客,竟然悟出了官场的真谛。怪不得她能轻而易举的当上计生局副局长。她讲得太有道理了。要处理好上头领导关系,营造好自身的政治生态环境。徐县长的确跟黄书记有矛盾。党政两把手有矛盾,在政界是正常不过了的事情。不过作为下级,那就要识时务为俊杰,不要站错自己的队。但也不能孤注一掷,吊死在一棵树上。要通权达变,在夹缝中求生存。因为官场变数太大了,即使自己不是徐县长队伍里的人,表面上也不能得罪他。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发展,甚至会葬送自己的政治前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要妥善处理对待好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这对不仅对自己的生存,而且对自己的政治发展都太重要了。
于是,黎苗于是装做毕恭毕敬的样子对徐县长说:“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去做。”
徐县长说:“不是按照我的指示,是按照石舟市长指示去做。”徐县长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望着黎苗,他知道黎苗是黄晋金的心腹,是黄晋金一手培养起来的红苗子,心想你这个势利小人,平时根本把我放在眼里,今天我也要敲山震虎教训教训你一下说:“俞新民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给我打了个电话,嘱咐我一定要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培养和发现人才。比方说这次政府换届,就需要一名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干部进入班子。别的我管不了,政府这块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我们当领导的本不想批评人,万不得已也是为了工作和培养人才。对于人才,从严要求,就是关心和爱护。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嘛。’我想在换届之前,妥善处理好群众上访问题,于党与国,于民于己,都是很有必要的,很有好处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黎苗连连点头回答:“明白,明白。感谢徐县长的关心和指教。”
第26章、清查(3)
“黎书记,你散会了?”
黎苗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沉思中,镇纪委书记赵德清,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思路。
“嗯,有事吗?”黎苗问。
“昨儿你不在家,蓝溪村的义刚,小秋,启南,盛兴和运仁几个代表又到催问清账的事。你看怎么办啊?”赵副书记说。
“你们纪委作为职能部门,有什么打算?”
“我们纪委是在你们党委的领导下,听从你们党委意见。”赵德清试探性地问,因为他知道黎苗和刘光汉的关系。
黎苗想蓝溪村的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了。他拿出市县的群众来信来访的批复及材料,递给赵得清,说:“你先把这个材料看一下,考虑个方案。我叫小黄通知杨镇长到这里来,等会儿研究下。”
黎苗从镇办公室里走回来,刚坐下,杨孟春就来了。黎苗说:“坐吧。我们商量个事情,就是关于蓝溪村群众上访要求清查村账的问题。请镇纪委德清同志先讲个方案。”黎苗对赵德清问,“看完了吗?你先说说吧。”
赵德清说:“受黎书记的安排,我先讲个不成熟的意见。不妥地方,你们两位领导再指正。因为考虑到这是村里的事情,我想分两步走,首先建立领导班子,其次是开展清查工作。一是建立两套领导班子:一套镇领导查账小组。镇班子主要是进行宏观管理,以黎书记为首,任组长,杨镇长任副组长,我和茹兰会计任组员,负责查账业务工作政策指导。但有件事,我把握不清楚,村里的经济是不是牵涉到镇里,若牵涉到镇里,镇里就要掺沙子,我们也要派出代表参与查账,以便好控制局面,免得扯出萝卜带出泥,不要七查八查,最后查到我们镇里自己的头上。另一套是村领导班子。村查账小组的负责人我还没想好。他们主要负责具体查账工作。成员可以是村会计出纳、村民小组组长及村民代表。村查账领导小组人员是不是就是村支部和村委会呢?”赵德清把难题丢给了黎苗和杨孟春。他不想去得罪刘光汉,加上刘光汉和黎苗、杨孟春他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非同一般。同时村账是否牵涉到镇里,他摸不准黎苗和杨孟春的意图。
赵得清今年四十*岁,在乡镇工作了大半辈子,按乡里人的俗话“是条枋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