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昌平君的决心,兵伐三韩(第2/3 页)
剑刃般压来,章邯瞬间有脑袋被竖着分开的错觉。
章邯:“看来你很有兴趣想知道。”把握着主动权,“不如我们彼此交换一下,各取所需,只要你肯回答我的问题,我不妨告诉你当时发生了什么。不吭声,就当你是默认啰。”
章邯抬首望向远方,十二分敬意回忆起一事。
那天晚上,羌瘣拜托章邯一件事:“小邯,信(李信)他是不会怀疑昌平君的。但我始终是放心不下。一旦昌平君出了问题,我等前线的所有秦军将士,将全部断粮,成为无力的饿殍,且在楚军的追击下,归途难如登天。我知你擅长查案,可否请你暗中调查此事?以私人的名义。”
章邯:“知道了,此事我一定会调查清楚。”
章邯受人之托,紧盯着卫庄的表情,有些东西,不必开口,捕捉面部表情,可以确认其中的关联是否存在。
当时盖聂道:“昌平君大人,我师弟是个人才,杀了太可惜了,且韩王印还在他手上。六国王印皆是周天子所授,传承数百年,意义非凡。若大秦欲一统天下,回收六国的王印,也是其中一样不可或缺的任务。”
昌平君:“韩王印固然要回收,我原先下令不许杀卫庄,本意在此。可是现在,我倾向于姬无夜的建议。你师弟的危险程度,远远高于一个王印。卫庄助负刍扳倒李园,一改秦楚之盟为齐楚之盟,使楚军从南面牵制我大秦。现在仔细一想,这种被动的感觉,在过去十几年间,只有李牧、庞煖发动的那一次和纵军。”
当时章邯伏在暗处,心道:“盖聂向昌平君求情,昌平君倾向于杀卫庄,是否说明昌平君和卫庄之间,并没有勾结呢。”
劝说不成,盖聂变更策略,改为晓以利害。莫看纵横二人是剑客,这说客的捭阖之道,才是鬼谷派的老本行。
盖聂:“恕在下直言。论危险,此次秦楚交战,对欲统天下的大秦而言,有一人的危险度,远远超过了我师弟。”
昌平君:“哦?是谁?”
盖聂:“就是昌平君你自己。我听说昌平君大人,可是楚国王族的嫡传,论身份贵贱,尚在庶出的负刍之上。”
昌平君:“你是在威胁我?”
盖聂:“是在提醒昌平君,眼前有一场千载难逢的富贵。若昌平君这次放过我师弟,我师弟感恩之下,杀掉颇为信任他的负刍。而昌平君再趁秦楚之战时,断绝秦军粮道。届时秦军大败,昌平君与楚人而言,岂非立了不世之功?昌平君不做楚王,又有谁适合做呢?”
章邯:“.....盖聂说的对,只要操作得当,把握好时机,是很有可能的。”
昌平君:“不愧是鬼谷传人,说得我都有些心动了。确实,当大王,于一人而言是极大的诱惑。可这数百年来战火不断,于一人而言是富贵,于天下人而言,却将诅咒的战火、杀戮的仇恨,继续无休止的进行下去。”伸出两只手,“若一边手拿的是富贵,另一边手拿的是统一,你根本无法想象,给战火画上休止符的统一的份量是有多重。”牢牢紧握拳头,“这份沉重,可是不止属于大秦啊。我是绝对不会出卖大秦的,哪怕对手是楚国,那个我的出生之地、故乡,它也需要脱离战火的诅咒!”
盖聂:“阁下肯舍弃一人富贵,为天下人之心,令盖聂佩服。盖聂也希望天下归一,从此纷争不再。可我还是希望阁下能放过我师弟,若让他看到大势已去,他不死心也会死心的。”
昌平君:“不死心也会死心?你连他的心意都无法确定,却劝我冒这个险。”
章邯说到这里,突然停下不言。
卫庄:“......”他面部活动了下,却又归于平静。
章邯:“无论是昌平君还是你师兄,都认定天下将一统,卫兄又何必坚持螳臂当车呢?”
卫庄:“后来怎么样了?师兄他怎么说?”
嘶哑的声音,令章邯笑了笑,“你终于肯说话了。”摆摆手,“想知道,卫兄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大家都在找韩王印,可我更关心它是怎么丢掉的。据我调查,所有最后接触过它的人,都没有发觉到半点可疑此处。没有可疑,才是最大的可疑。我不相信世上会有不翼而飞这种事,一定是卫兄掌握了某种不可思议的手段。我很好奇,那到底是什么?”
卫庄:“你有好奇,可惜,我没你那么好奇。这次交换,并不等价。师兄他要说的,无非是昌平君的身份。眼下大军还没有开拔,嬴政他随时都可以更换主事之人,换上更可靠、更让人放心的人选,如果有人提醒嬴政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