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厂头上。
熊文斌无法抵、制市里的决定,就只能执行——沈淮当时刚给熊文斌调去当厂办主任,天衡大厦的前期筹备工作就是他主抓的,所以他对天衡大厦周边的商业环境,做过细致的研究。
等到熊文斌给调走,市钢厂给顾同等人把持,沈淮自然也就跟天衡大厦不再有半点关系。天衡大厦的动工兴建,也在那之后。
不过,也当时的参与,叫沈淮现在都还记得一些准确的调研数据,把一些看似平常的东西,让吴海峰听得津津有味。
有些问题,市规划局也有提过,但没有沈淮这么简明扼要的拎得透。
也许是城市规划归高天河分管,吴海峰对此不甚关心,这时候听沈淮把几个要点都说透,就觉得他的见识真是不凡,心里暗暗有些可惜:身边偏没有这么厉害的人物,而这个沈淮又不能当作心腹来栽培。
特别是沈淮的记忆力好,很多数据是随手拈来,更加强了说服力。
吴海峰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周裕,问道:“周裕,你说说看,小沈的学问比东华大部分官员如何?”
沈淮这才注意到周裕站在楼厅我的过道口听了好一会儿,但接下来,又下意识的想:周裕跟吴海峰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他跟市委书记坐在这边讨论亮化工程的利弊,她一个市政府副秘书长,悄无声息的站在旁边听上半天,就有些不太讲规矩了。
第一卷 第十九章 与市委书记的交易
周裕之前认定沈淮不学无术,这时候她披着沈淮给她的外套走进来,站在楼厅里听了他跟吴海峰坐在那里,讨论市中心亮化工程的利弊,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以前给厌恶的情绪所蒙蔽,真是小看这个人了。
时人喜欢讨论时政跟经济,什么时髦的词汇都会扯上几个,满口经济理论者也满街都是。
这些人,看上去见识很高深,其实腹中空空,不过有一张夸夸其谈的嘴罢了。落到执政上,就是拍脑子行为。
虽说沈淮在吴海峰面前谈的仅仅是市中心亮化工程这么一个很小的点,甚至只是烂尾楼天衡大厦周边的商业情况,但从他随口引用的诸多准确数据,就可知他对这个是真正的有过研究。
周裕穿着沈淮的外套,里面的衬衫前襟还开着,不能将外套脱下来还给沈淮,走进来,说道:“小沈是省经济学院引进的海外人才,见识、学问当然要比我们这些土包子强。这年头最吃香的,就是小沈这样的海外人才了。”
沈淮看着周裕看过来,忍着不去看吴海峰的脸,暗道周裕与吴海峰之间即使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也不会喜欢别人看破的。
周裕前倾着身子,看了看沈淮额头包扎过的伤,问道:“头上没什么事吧?还疼吗?”脸挨得沈淮很近,胸贴得沈淮更近。
沈淮知道周裕的关心有些不由衷,但也不得不承认,让她这么“关心”的看着,挨过来,心里情不自禁的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的小舒服。
有些女人,确实有这样的天赋,柔和的眼神就能直接把人的心泡软了,而且周裕的容貌又是这么明艳迷人,几乎没有几个男的能抵住她的诱惑吧?
但也很显然,此时的周裕是在有意识的利用自己的天赋。
沈淮心想:周裕知道自己接下来会跟吴海峰谈什么?周裕为什么要帮吴海峰软化自己?要不是吴海峰在跟前,借机摸两把倒不吃。
偶尔又觉得奇怪,这该是之前沈淮才会有的想法,难道融合他的记忆之后,还有负作用?
沈淮只是轻轻的摇了头,笑道:“能有什么事?就当走夜路给狐狸爪子挠了一下。”
沈淮的从容自如,反而叫周裕施展不开,转过头,跟吴海峰说道:“心武给我打电话,在湖边我跟小沈撞了一下,‘大哥大’都掉湖里去了,捞了半天才捞上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衣衫也都破了,还要跟小沈借外套穿……”
“你还是再给心武回个电话,他刚才都直接打电话给我了。”吴海峰叫周裕去给丈夫回电话,显然也是知道周裕与丈夫之间的矛盾。
听着周裕与吴海峰之间的对话,沈淮心里更是觉得奇怪。
吴海峰似乎也看到沈淮的疑惑,待周裕起身去打电话,主动解释道:“小沈怕是不知道小裕是我的侄女吧?我打小家里就穷,给送到姓吴的人家寄养。周家出过国民党的军官,到六几年的时候,我要参军,没有办法,就不再跟人去提与周家的关系。这一断就断了小二十年,仿佛跟周家真没关系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