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第2/2 页)
是比较端庄规矩的坐姿。而且还有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因为女娲抟泥造人时尾巴是盘起来的,所以最古老的甲骨文选择用这个姿势】 【“男”字是用得职业分工,甲骨文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在耕地,这也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显现】 【甲骨文中的“母”字,带有母系崇拜的元素,重点强调的是双乳,含义是指“母”是孕育过子女的人。“父”是用的一个人类似拿着斧头的“斧”字来代替】 【还有“夫”和“妇”,商朝时期并不是指夫妇,而是分别指成年的男性和女性】 【“夫”看起来像是一个迈着豪迈大步走着的人,而“妇”是“女”旁边多了一把扫帚,这也是母系过渡到父系的证明,开始被圈禁在家中,被家务劳动束缚】 【哪怕是现代,“妇”的繁体字是“婦”,也就是一个“女”人拿着扫帚,从事家务劳动】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天幕下的腐儒摇头晃脑,觉得天幕说得很好,从字形来看,女子就该在家做家务,服从自己的丈夫。 他们振振有词,对着身边的女性宣传自己的大道理: “妇,服也,服家事也。” “女子为妇,洒扫庭除。” “本就是理所当然,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造字如此,人更应如此。” 【也可以说明,商朝时期父系已经压制了母系,但是至少,还有母系部分残留,允许妇女掌权】 【甲骨文这个时期的文字,到了后续会看出鲜明的对比】 【再到了“奴”,奴隶的奴,奴仆的奴。甲骨文中的奴,是反手被捆缚在身后的“女”字,双手从身前变成了身后交叉,像是手被绑在身后。这表示战败被俘虏沦为奴隶的人。但是战争时期被俘虏的只有女性吗?并不是。】 天幕放出了一系列的战俘,各个朝代的战俘。 如果是正常的战败,男性战俘,也就是敌国的士兵更多; 只有灭部落灭城灭国之后,才会有大量的女俘虏。 战俘也不是全部会被杀,在商朝重视人殉,男女战俘都会被带回去用来祭祀神明。 其中漂亮的女俘虏还会遭遇到更污辱的待遇,但是污辱她们的人不但不会反思,还会更加贬低。 造字者就是这么神奇,只用“女”字的甲骨文来演变成为“奴”,一边把对方踩到泥里,一边又放纵自己的欲望玩弄卑微的女俘虏。 【从“妻”和“妾”的甲骨文也可以看出地位的差异】 【“妻”和“敏慧”的“敏”是相似的甲骨文,刻画的非常柔情,看起像是翩翩起舞的女子动态】 【“妾”则非常简单,就是“女”的甲骨文上面多一横。因为商朝时期的“妾”许多都是从战俘或者罪人里收纳的,这一横,比较类似枷锁或者绑缚住的绳子】 西晋时期,石崇府上,备受宠爱的小妾绿珠正坐在池中的凉亭内,漫不经心听着天幕,手里笑嘻嘻地把珍珠宝石当石头去打水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