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1/4 页)
第 93 章
(九十三)
“你还真是对他念念不忘啊……”皇帝低声感叹,不出所料地看见李琅琊全身线条一下子绷紧起来。李亨看着对方沉静而低眉顺目的姿态,不知怎的突然感觉心酸。为了皇甫端华,这个人几乎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都做尽了。若是换了别人,李亨可能早就剐了他十回也不止。
可这个人是李琅琊。是他从小就依恋的堂兄。这个人勤勤恳恳辅佐他登上帝王宝座,辅佐他独揽江山。
“臣……”
“只要你将这件事办成了。朕不杀他。”
李琅琊一下子抬起头来。
“朕是天子,金口玉言从不反悔。你只要办成了这件事情,朕便只让他在长安城游街示众,发配江南。”
“臣叩谢皇上恩典!”李琅琊一下子坐起来,李亨还来不及阻止,李琅琊已经重重地磕下头去。听着那声沉闷的磕头声,李亨突然觉得心头钝痛起来,他的确厌恶看到李琅琊为了那个叫皇甫端华的小子而奋不顾身卑躬屈膝的模样。
“够了!”李亨毕竟年轻,帝王之术虽然也掌握得十之八九,到底还是定力不够,“你先别忙着磕头!若是事情办不成,你这许多响头岂不是白磕了!”
李琅琊抬头,李亨瞧见他一双漆黑凤眼幽深若潭,倒映着殿中灯影烛焰,却又亮得出了奇。
“臣绝不辱命。”李琅琊又磕了一个头便起身,“若是陛下无事,臣告退。”他说着起身,李亨一言不发,不说留也不说走。李琅琊躬身向后退了几步,直到后背挨上了珠帘才转过身去。就在他双手要掀开珠帘的时候,他手上动作顿了顿。一瞬间李亨突然无比渴望他能转过身来,对他说些什么话。可李琅琊只是那么一顿,接着就掀开了珠帘,李亨眼睁睁地瞧着那抹朱红色的清瘦身影消失在帘子外面,然后又听见李琅琊与内侍的寒暄,听见殿门开启复又闭合的声音。
大唐年轻的帝王坐在锦榻中间,眼睛盯着帘子的方向一动也没有动。手边精致的烛台上,殷红的烛泪慢慢聚积起来,又冷凝成了蜡块。烛焰跃动了两下,烛心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慢慢燃烧到了尽头,强弩之末的火苗随着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穿堂风狂舞了两下,一下熄灭了,整个内室顷刻陷入一片黑暗。李亨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盯着那个方向,没人知道年轻的皇帝到底在思量些什么。
长安城是与轻松和欢快阔别太久了。节日的气氛一旦蔓延开来,日子就过得特别快。正月十五很快就到来,为表战功,普天同庆,由皇帝发命,长安城西市的花灯会依旧按照旧年惯例来举行。只不过今年更是不同,所有花灯都由官家来委托匠人制作——一来可表朝廷诚意,恩泽百姓,二来,若是不由官家来集中办事,如今大战之后满目疮痍,民间自办,恐怕也成不了气候。
李琅琊却没有这份看花灯的闲心。随着那个日子的一天天临近,他的精神也越发紧绷起来,所谓关心则乱,本来他自从当了丞相,这些弄权清野的事情也做了不少,可是这回他竟然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感到陌生,不知是为什么,他总觉得良心不安。这件事关系到年轻皇帝的命运,成了,李琅琊当年付出与皇甫端华恩断义绝的代价所拱卫的帝业才能中兴,不成,则是个莫大的讽刺。也许是与端华最终的和解造成了这样的感觉——李琅琊又喜又惧地发现,自己竟然颇有几分恢复旧日的念头:那些在心里埋藏已久的善良和不忍,偏偏在这个关头一股脑地冒了出来。他甚至都不忍心做那件事,毕竟要清除朝野旧党,手上不沾血,哪里能干干净净了结?
正月十五,长安城皓月当空。
李琅琊在宫内方结束了一场令他疲惫不堪的谈话。李亨与他计划事情,直到月近中天才让他走。李琅琊疲倦地迈出皇城大门,才想起今日是不可骑马之类了——今日市井繁华喧闹,骑马坐轿之类恐怕天亮了也回不了府。李琅琊在宫门口立了一会儿,干脆挥退了来迎他的下人。他很久不曾独自步行了。
他抬头,皓月皎洁,美若盘玉。江山一平定,似乎几年前一直冷寒的月也恢复了当年盛世时的莹润动人。李琅琊感到凉丝丝的夜风带着烟火的气息从脖子边吹了过去。他情不自禁地笑了,那笑容里还是带着一些伤感的。当年他和端华去看了多少次花灯会,猜了多少次灯谜——
有多少东西,是再也无法找回来的。
李琅琊摇摇头,止住无谓的乱想。他信步走着,此处离西市并不远,他走得又快,不过心头思绪纷乱,一面走一面想事情的后果便是,待他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