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页)
她的睫毛仍然半覆在下眼睑上,两弯浓重的青色不知是睫毛的阴影还是别的什么。她始终都没有闭上眼睛,不过李琅琊清清楚楚地瞧见,在她眼底里的那最后一点微弱的残光,也彻底熄灭了。她颊上病态的嫣红慢慢地褪去,他握着她的手,松不得,也忘记了松开。那只纤弱的手在他的手掌中渐渐散发出一种死人才能有的寒凉。
——大丈夫不当自怨自艾,我知道,你一直相信他没有死,那你就好好活着,活到皇甫端华回来。
这便是这个女人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这样一个隐忍了一辈子的女人,她一生求而不得,一生怨愤心痛,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场姻缘,可是在最后,她却留给他这样一句话。
李琅琊不知道坐了多久,他更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渐渐变得无比温柔,他终于感觉到了自己的手还能动,于是他弯身向前,温柔地帮着颜月筝整了整一绺掉下来的鬓发。他的眼睛还是闪着一点光泽的,不过在他直起身子,将双手撑在膝头上,勉强站起的时候,那最后的一点光泽在他眼底里也消失了。他面无表情地走向门前,拉开了门扉。寒彻骨髓的夜风裹挟着雪花一下蹿进了屋子,角落里的火盆立刻被吹得火星四溅。
这些他都没看见,他只是跨出门槛,对着门边侍立的下人道:“你们准备罢,夫人过世了。”
下人转身而去,很快就听见府中各处响起了真真假假的哭声。
李琅琊一手半掀着帘子,转头向屋中看了一眼。锦帐深垂,火光微幽。
他落寞地微笑起来,他很清楚,自己一滴眼泪都流不出了。
“月筝,我敬你。我——不如你。”
睿王府这连续三场的丧事几乎震动了整个小小的升州,一些知道睿王李琅琊过去的文人士子们不免议论纷纷,有人说天道不公的,也有人说是李琅琊当年为官苛刻招来的报应,不论是哪种说法,李琅琊一概置之不理。赵仪然见他如此,也不敢离开,便向朝廷告了假,一直客居升州。
直到宝应元年四月,他二人却终于不得不再回长安城。
作为朝廷钦封的王,府上还是能很快知道很多消息的。当长安来人飞马将消息送到睿王府,李琅琊刚刚打开来看的时候,这边赵仪然已经急着上门来了。李琅琊折起信笺的时候,赵仪然正巧走进了厅上。
“这消息……”赵仪然还没说完就瞧见了李琅琊了然的表情。
当今天子驾崩,亟待昭告天下。各方臣下速速回京赴国丧。
赵仪然担心地瞧着李琅琊。后者表情一片平宁——自从颜月筝去世之后,他似乎就再也无悲无喜。李琅琊抬起眼睛瞧了瞧对方,淡淡开口道:“你也准备罢。你们,”他转身对下人道,“替我准备东西,我回京奔丧。”
“如今朝廷局势……恐怕……”赵仪然欲言又止。
李琅琊微笑了一下,似是十分不屑。
(未完待续)
第 110 章
(一一零)
之后的谈话简单之极,只进行了几句,二人就开始收拾行装打算返回长安。李琅琊曾经以为自己会害怕面对长安那个伤心地,可是如此他突然觉得,所谓世事,不过也就如此而已。惧怕,逃避,统统没有必要了。
他们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正是仲春。李琅琊骑在马上从延平门下向上望去。那城门高高的,上面结吊的白幡随着风来回荡漾。李琅琊转头看那些来来往往的百姓们,国丧归于国丧,日子却仍旧要过下去。风中已经能隐隐约约嗅出北方特有的初夏的气息来,李琅琊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种深藏在记忆中的气息勾起了一部分回忆的抬头。他还记得在很久之前——似乎也没有多久,也就十几年之前罢——在这个季节里,他与还是少年的皇甫端华在一起,笑语轻狂地从延平门策马而出,郊外应该是春花落尽,可自有夏花绚烂。皇甫端华那时候还会停下马来,笑嘻嘻地为他擦去额角的汗水,他佯怒地拨开那人的手,嘴角却有忍不住的笑意。
“我们是……直接进宫,还是……?”
是身边赵仪然的话将李琅琊的思绪拉了回来。他抬头望了望高高的延平门。他曾经从这里几进几出,每次的心境都不一样,但又带着悲凉的微妙相似。
李琅琊突然觉得,自己恐怕一辈子都逃不开这长安城了。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座城池,这里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和灵魂深处的东西血脉相连。
二人几乎没有休息便进了皇城。皇城中铺天盖地的白色灵幔随着风招展不已,凄凉而空阔的殿前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