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页)
在,还带着两个女儿能从江南摸到京城,虽然是路遇亲友帮了忙,但不可否认,这李婶也是有些个历练的。托她照应一二,也不是真的让她拿主意,只不过李纨毕竟年岁轻见识浅,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也好让她提点以下李纨,别让李纨自乱方寸。
只是,这李婶,自从上次甄府的那件事后,就一直不太出来走动,连她那两个女儿,也一直被拘着,除了在老太太跟前请安,也不让他们经常露面,哪怕是姑娘之间的往来走动,也少了许多,就是探春他们的诗社,也是推托个两三社才来一回的。子肜也知道这里头存着尴尬,只是人家也不说,你就是上赶着去解释,也无从说起。
这会子,府里实在是没人了,子肜也只能厚着脸皮的亲自去李婶出走一朝儿。通报了一声,进了李婶的正屋,就见李婶带着两个女儿在做针线。互相客套了几句,子肜就直奔主题乐。倒不是子肜不想说得委婉一点,只是,这时间不等人,这进宫的时辰可是卡在那里的。
李婶看着子肜上门,就知道子肜是有话要交代的,可没想到这荣国府的掌权太太也没怎么寒暄,也不避着小辈下人,就这么直当当的说了这些话。这倒叫她难为起来了,自那回知道二太太对甄家的态度后,又因为自己家这面的事,这李婶就在府里多多避嫌了,连出来走动都少了,现在又怎么能担得二太太的托付?也要说推辞吧,按理说,她是个什么身份的人,二太太以家事相托,实在是抬举了她,而且还是当着下人小辈的面说的话,她要是不接的话,也是实在太不给脸了。
子肜是有心当着众人的面说的,就是想光明正大的让李婶不能不给脸面,她现在可没什么时间再犯蘑菇。看着李婶左右为难的样子,也知道自己实在是让人为难的,可谁让她现在找不着人呢?要说,如果李婶不是李纨的婶子,可以对李纨说道,李纨也亲近她,她也不会来找李婶的。府里能干的管事娘子也有很多的,只因都只占了个奴仆二字罢了,怕万一有什么事劝不住做主子奶奶的。
见这场面上有点僵,李绮仗着自己年纪小,倚小卖小,说话有什么不中听的人家也不能太与她计较,就上前笑着说道:“太太这是说得哪里的话来?我们家这些年都在江南的,不太弄得明白这京城里的行事规矩,现在太太这样托付,别说我母亲了,就是我这个不懂事的小姑娘都知道这实在是个大事,哪里能担得起的?不过,我也知道,老太太和太太珠大嫂子现在急着进宫,府上有堂姐照看着。堂姐这么些年管理家务,见识又岂是我母亲这才从南边来的所能及的?太太这样说,无非是担心您几位进了宫,堂姐身边没个长辈说说话罢了。我是这么想的,帮衬什么的,我母亲怕是不能够的,但陪着堂姐说说话,应该还是可以的。我这是乱插嘴了,太太您也别嫌弃我不懂规矩,只是我这个话说得可对?”
子肜听着这话,点头称是,而李婶也不再推托了,两下里也就都算是满意了。只是子肜走的时候,心里还多了些个感叹,这李绮小姑娘,看来是个有脑子的,小小年纪就这样会说话,哪怕是红楼十二副钗,也都是不简单的。她也是挺喜欢这个姑娘的,虽然长得比不上黛玉等人,可也是不差的,又是知书达理的。这会儿,子肜到真存了心意了,如果李婶没有把这孩子许配给甄家宝玉的话,她倒是不介意慢慢仔细培训养着,替自己的宝玉找个知根知底的小媳妇儿。反正家世什么的,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要是个好姑娘就行了,而且,这样从小培养着,以后也不会小门小户的没个见识,失了大家世妇的见识与气度。
越想,子肜就越觉得可行了。只是再一想,自己这些日子操心探春的亲事,真是魔怔了,李绮才多大啊,比探春还小些呢,难不成自己要养小童养媳不成?宝玉也才虚岁十五呢在这里待着时间太长了,看了小儿小女的也会想到他们的亲事了。
家里长辈们不在家,大*奶又是个面软的,这府里的人不免就松快了下来。就是府里的姑娘们,也觉得松着些劲儿,在丫环们的怂恿下,不免嬉闹的多了些,就算是国丧,对他们来说,无非是不能穿红着绿的而已。而且,现在府里的姑娘们人也多,这嬉玩起来就更热闹了一些。
(白天摸鱼码字,现在加班,我这无奈啊~~~~
老文啥也不求了,只求新文的点击,收藏,推荐,长评等等,那啥,看着方宜一只手都没满的推荐,我泪流~~~~俺也不要额外的,可不好意思要了,可不可以把老坑的推荐都加到新坑上去。。。。。。
本本是病毒性感冒了,存的新文好像也染上了,所以,我现在又一穷二白的从头写起,4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