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里的。”
事实上琬潆回宫以后就开始恢复平静了,后面多半是做给顺治看的。让顺治知道自己受了太大的打击,要他想办法挽回补偿,而且就是以后自己有哪里对孝庄不敬,顺治也很可能会选择无视甚至偏心于自己。更何况,让顺治带着自己到南苑去,是早已经计划好的,顺治要是想不起来,自己也会开口提示的。要让孝庄付出代价,手中没有权利是不行的。本来自己是准备再等两年的,不过如今改变主意了,决定现在就逐渐从幕后走到前台。南苑离永定门也就二十多里的样子,顺治完全可以直接在南苑批阅奏折,接见大臣。这样就最可能的避开了孝庄的视线。带上乌云珠,则是为了混淆孝庄的注意点。琬潆准备三年之久,现在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这关乎自己能不能顺利被朝臣接受,默许自己干涉政务,然后才能逐渐的竖立权威。
起初,琬潆就说心里不舒服,缠着呆在顺治身边。顺治召见大臣,讨论国事的时候,琬潆就在伺候顺治笔墨,或者坐在小凳子上拿本书看着。顺治自然不会开口让琬潆下去,其他大臣们虽然觉得有些别扭,但是琬潆又没有耽误他们议事,也不好找借口赶人。满洲女子地位还是不低的,还有一些大臣和佟家有交点情,自然不好表示反对。而且琬潆所生三阿哥是皇帝现在诸子中唯一一个熬过天花的,还是生母身份最贵重的一个。顺治又摆明了默许,大臣们也不想去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人。
倒是有几个汉臣坚持女子地位卑下,议论国事时,岂能呆在一旁。可是关于他们宣扬的女子卑下的说法,又不能很好的得到满洲大臣的认可,而且有些排斥汉臣的满州大臣还出口相争。本来汉臣的整体地位是不如满臣的,汉臣中几个混的比较好的,得顺治喜欢看重的,哪个不处世圆滑谨慎,最是不愿意失了圣心,显然不会为了这点子事和琬潆过不去,皆不开口。这样倒显得得那几个开口闭口指责琬潆的大臣,放着国事民生不问,只盯着一点小事不放,相比之下,很有些上不得台面。等到大臣们都习惯议政时有琬潆出现以后,琬潆便开始下一步动作。有时候也开口询问评论几句,话不多,却都讲到点子上。大臣们起初见琬潆开口,很是诧异,但见琬潆她自己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开口有什么不对的,好像他们大惊小怪似的。顺治维护琬潆,催促大臣们快点议事,给出见解。有心思活络的,就不由得想想琬潆的话,觉得也有些道理,按照琬潆的思路回话,几回下来显得很是能干。
顺治平时习惯了和琬潆一起讨论批阅奏折,就不免时不时问问琬潆的意见。这样几个月下来,大臣们谁也没有明说,但琬潆算也是能参与议事了。而且这一阶段,琬潆对于帮助顺治批阅奏折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不再局限只批阅回复较小的事务,而且扩大了自己批阅奏折涉及的范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拿去和顺治讨论一下,然后就有琬潆直接用朱笔写上答复。顺治还是比较信任琬潆的,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他对琬潆心存愧疚,来南苑也是想要琬潆回复心情,自然不会和琬潆扭着干。吴良辅又找了个机会,按照琬潆交代的和顺治道:“贵妃娘娘刚刚丧父,心里正是悲伤。在南苑又不需要娘娘管理宫务,清闲的很。总要让贵妃娘娘有些事情可做,好把心中郁结之前发散出来。”顺治听了,觉得琬潆最近对于政事很热情积极,就很好理解了。
有一句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又有一句叫做,温水煮青蛙。过了一阶段,顺治习惯了琬潆的举动。轻松总比劳累要好,顺治一直以为自己的皇阿玛就是太过操劳,最后在批阅奏折的时候过世的。而且他很信任琬潆,还因为佟图赖的事情对琬潆带着一些不易察觉的讨好,就不会想到他给予琬潆的权限已经太大了。不光个州县的奏折,京官的奏折中有时也能发现加盖印章的琬潆批复的笔迹。有些还比较重要的升降调命,琬潆也往往直接批复,然后告诉顺治一声,顺治也不以为忤。
琬潆来南苑,自然不会把玄烨和明岚留在皇宫里。顺治有些愧对琬潆,所以纵容琬潆和他一起与大臣议政,对比之下,顺治和乌云珠相处的时间就比较短了。其实,虽然出嫁的女儿不必戴孝,但是琬潆坚持要为佟图赖守孝百天,和顺治分房,顺治晚上还都是去乌云珠那里的。连带着孝庄受到的消息,在琬潆命人刻意引导下,都是皇上独宠皇贵妃,连羲贵妃也比不过她。但就是这样,乌云珠还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而且见着琬潆儿女双全,心里越发不是滋味。有时想去看看玄烨和明岚,琬潆的侍女直接就借口三阿哥和元格格身体不适,不宜相见,免得过了病气给皇贵妃。乌云珠明白,这种情况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