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页)
城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将书改名为《明史辑略》,请崇祯十三年进士,在南明弘光政权中担任过礼部尚书的李令皙作序,又邀江南18位名士列为参订。庄廷鑨的岳父朱佑明是大富豪,顺治十七年以庄廷鑨之名将该书印行于世。好些人都想利用书中违碍之处向庄允城敲竹杠。庄允城都用钱财堵了他们的口。
如果事情到了这里也就罢了,然而有一个被革职知县叫吴知荣,看出了毛病,该书在提到明朝在辽东与满人交战时,仍用明时习惯用语,用明朝年号;称清先祖和清兵为〃贼〃,对清室先世直呼其名,不加尊称,等等,这就构成〃诋毁清朝〃的〃十恶不赦〃的大罪。以那本事奉明朝为正统,不将清朝放在眼里,告到辅政大臣鳌拜府上。鳌拜当即派出钦差,赴浙江查究。庄家全族十五岁以上的尽数处斩。因此案入狱者2000余人,审讯后定死刑70多人,其中18人被凌迟处死。
鳌拜非常看不起汉人,认为汉人无用所以丢了江山。一听到有汉人胆敢污蔑清朝,立即都坐不住了,直接用辅政大臣的身份下令处死。这个举动却是惹火了琬潆。一下处死这么的人,都没有想过先报给自己知道,竟然私自处置了。要是琬潆真是土生土长,被教导者看不起汉人的满族女子也就罢了,说不定还会跟着喊两声杀的好。
可是琬潆是现代穿越过来的,穿越之前就是汉人,一直到现在的生活习惯都是偏于汉化。而且琬潆虽然心狠手辣,但对于与自己没有威胁的人,不见得有什么善心,但也不会故意去害他们。在琬潆思维中,这不就是传播小道消息,说坏话吗。后世八卦满天飞的地方训练出来的精英,对此表示很淡的。而且这些死的人,又不像是自己之前抄家的那些,对自己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且要琬潆来说,那庄家父子都不是很有学识的人,一本书告稿子是别人的,校对备注是别人干的。就是最好出钱署个名,结果祸从天降。
他们本人未必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诽谤朝廷,估计是真没看出来。而且换句话说,要真有学识,看出来书里面的深意,估计就不敢那么大张旗鼓的出版了。结果鳌拜倒好,牵连了2000多人,凡参加庄氏《明史辑略》整理、润色、作序的人,及其姻亲,无不被捕,每逮一人,则全家老小男女全部锒铛入狱。这些人就算他们倒霉,也就不提了。自己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与此书相关的写字、刻板、校对、印刷、装订、购书者、藏书者、读过此书者,莫不株连。这就实在太夸张了。连自己这个素来心狠的人都觉得太过了。
自己对付政敌,也就是为了威慑杀掉一个巴尔堪,其他都是抄家流放。有时候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太对这起这些人了,真是各种善良,各种生母。鳌拜倒好杀了70多,还有十八个是凌迟的。到底能有什么深仇大恨,连凌迟都动用了。这些还不是问题,关键是自己抄了几家,替国库增收,就被人骂称妖后、祸水,蛇蝎心肠,还有其他难听的话多了。鳌拜却能被人称赞,真不愧是满洲的巴图鲁。琬潆怎么都觉得气不平。忍了又忍,还是气的把手里的杯子狠狠甩出去了。再忍,再忍就是忍者神龟!
怒气冲冲的往养心殿去,吩咐道:“传苏克萨哈觐见。〃
没等自己去开始找鳌拜的麻烦,结果鳌拜又做了一件好事。传教士汤若望一直很得顺治的尊重,被称呼为玛法。琬潆也曾经数次让他为自己画像,也很敬佩这个信念坚定的老人。顺治活着的时候汤若望的地位是很高的。顺治死了以后,琬潆虽然敬佩他,但是实在讨厌基督教,又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不耐烦听他传授教义。汤若望的日子就渐渐变得不太好过了。
辅政大臣鳌拜等反对西洋学说,大臣杨光先,言汤若望等传教士有罪三条: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 逮捕了已经中风瘫痪的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传教士。经过会审被判处死刑。
而在判刑之后,汤若望和南怀仁又一次成功的预测了日食的发生和发生时间,以此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传播邪说。但是,对汤若望等人的处罚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又加重了:由绞刑变成了最残酷的凌迟。事情很清楚,鳌拜只是希望南怀仁等人出现错误,从而为迫害他们寻找有力的借口。
显而易见,鳌拜等人觉得处死一个汤若望根本就是小事,不需要特别向琬潆备报。但是汤若望是琬潆认识的人,连提都不提一声,很显然又故意欺瞒的嫌疑。这是琬潆所不能容忍的。而且鳌拜等人口口声声将汤若望叫做要妖邪,说的道理都是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这个时候才刚刚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没过多久,汤若望再博学也不可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