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页)
?”
礼亲王妃被他这一番话骂得面红耳赤,抬不起头来,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挽翠郡主哪里见得了自己的娘亲被人如此羞辱,于是出言道:“太子此言,若是太子犯了错,臣子也打得了?”
太子冷笑了一声,“我倒不知道挽翠郡主小小年纪,倒这么喜欢抬杠,那郡主倒是说说,我都犯了什么错?”
挽翠郡主的眼珠子转了转,随即淡淡一笑,“太子从前犯了什么错我不知道,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会盯着太子,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在这里呢。俗话说得好,‘大丈夫一言九鼎’,太子今天说过这话,可得记得,可不要日后犯了错又不认账!”
百里遥在一旁轻声笑道;“那郡主可千万不要做出往太子床上送人,最后再反咬一口的事情来,不然的话,德行有亏的便是郡主了!诸如让人堵住太子挑衅,再反咬太子欺负人之类的事情最好也别做。偷了太子信物栽赃什么的也千万别做。须知这世上的事情,是人在做,天在看!”
挽翠郡主的脸顿时就红了,因为百里遥一句话就戳穿了她的念头,她本来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她又不能承认,于是哭哭啼啼地嘴硬道:“昌平郡王妃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如何会做这样的下作的事情?”
说着,她“噗通”一声跪倒在皇上和皇后的面前,“皇上,皇后娘娘,昌平郡王妃当着您二位的面就这样侮辱臣女,臣女是活不成了。”
“好啦,都少说两句吧,大过年的,有什么好吵的?”皇后娘娘本来很不开心,太子是她的亲生儿子,被人如此挤兑,她能高兴吗?不过百里遥一句话就让挽翠郡主吃了瘪,她心里这一片阴云顿时就开了。
太子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平日里同她这位远房的堂表妹几乎可以说是从未来往过,也没什么感觉,只是转过身来冲冲宣羽和百里遥使了个眼色。
宣羽对他的暗示不置可否,杀人他是专家,打人他是惯犯,但是劝人他就不行了。
百里遥却冲太子微微摇了摇头,然后将视线落到了礼亲王一家的身上,意思是这里人多,不方便。
太子乃是一国的储君,若是想出门游历,压根就不宜被太多人知晓,尤其是礼亲王这一支的皇族亲眷。
太子也是个极聪明的,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知道这里人多,不好说话,便笑着东扯西扯地问宣宸的事。
“我倒是羡慕宸哥儿,能去北边的军营里历练,想必等他回来武功又会精进一番。”
百里遥道:“太子殿下可切莫羡慕他,在那边风吹日晒的,整个人又黑又瘦,让我这做娘的瞧着都快心疼死了。太子殿下要是变成那样,皇上和皇后娘娘还不知要怎么心疼呢。”
皇后便笑道:“说的便是这话,皇儿,你还是留在都城里好好念书的好,也好辅佐你父皇,日后大了,好好的帮你父皇办差。”
太子恭敬地答道:“是!”
礼亲王起身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臣蒙皇上圣恩,负责礼部的事宜,如今正是繁忙的时候,请恕臣不能奉陪了。”
皇上便点了点头,“那皇兄便快去忙吧,这些日子的宫宴都靠皇兄安排呢,皇兄可要好好保重身体,切莫太操劳,有什么事情,多吩咐底下的人去做。”
礼亲王这才带了老婆孩子离开皇后的寝宫,才一出门,就冷了脸,没好气地瞪了礼亲王妃和挽翠郡主一眼,“你们两个真是没眼色,如今昌平郡王一家圣眷正隆,你们也敢跟他们挑衅。还有太子,在皇后娘娘面前挑太子的不是,你们是嫌自己脑袋不够硬还是怎么着?”
礼亲王妃不服气地说:“我还不是为了小姑子,当年小姑子就死在昌平郡王手里,这事谁不知道?”
听她提及自己的亲妹妹,礼亲王的怒气这才消了消,“好了,我要去忙宫宴的事情了,你们俩去各处转转。”
却说皇后的寝宫里,一个小太监忽然恭恭敬敬地从外边托了个金漆托盘进来,托盘上是一个精致的螺钿漆盒,来到近前,给皇上和皇后施礼,随后低着头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这是昌平郡王妃进献给皇后娘娘的首饰。”
宣羽夫妇进宫的时候,将各处的礼品都准备好了,不过进宫的时候他们不可能全都把礼物自己拿着,所以要交给专门负责内务的太监负责登记检查,没问题了,再分发给各宫的小太监,各宫的小太监领了之后,再进献上来,给主子过了目,再入库。
皇后微微眯了眯眼睛,没说话,她身边的贴身嬷嬷过去将那只螺钿漆盒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