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大乱。
关羽看到城墙上的情景,立刻高声喊道,“众军士听令,不许与兄长发生冲突,注意保护自己。”
有了关羽的命令,关羽和张飞的部下不再形成包围圈,而是更远地躲开了刘备。
刘备本来是想杀几个人发泄发泄,可是对方都逃得甚快,等他扑到位置时,对方已离得远了。
此时吊桥已经放下,大批的军士涌出了城门,去投奔凌云。
刘备喊了几声,根本无人听他的,心中万般无奈,但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此时他已无力回天,只能看着手下的军士疯狂出城。
他心中又气又恨,浑身涌起一股无力感。
眼前的景象让他突然想起了关羽所说的话,那就是城中的军士都不想与凌云死战,或许都想着早日归降凌云。
眼前的事实正是如此,表面上凌云劝降了那些军士,实际上,关羽只是一个引子,让此事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而已。
事实被关羽不幸言中,刘备才感觉心中一阵后怕。在他内心深处,虽然极希望关羽和张飞帮助自己打江山,但并非没有兄弟感情。只是他心中的霸业蒙蔽了他的心智,让他反而变得偏执了。
混乱之中,刘备反而冷静下来,他将手中宝剑收了起来,高声对着城下喊道,“如此混乱模样成何体统,全部列队出城,不要让凌州牧看我们的笑话。”
刘备的巨大转变,让那些军士心中一阵欣喜,他们还担心刘备会率领大军上来掩杀,没想到刘备居然同意了归降。
众人不再担心什么,动作随之慢了下来,基本的队形他们还是能排出来的。
安排好东城门的军士之后,刘备又派人手持令箭去其他城门传令,让各城守军列队出城。
城外的凌云安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笑容。
眼前这一切,比他预想中的还要顺利,华容城就这么轻易地被拿了下来。
关羽和张飞也是神情紧张地看着这一切,他俩本来打算先收拢好降军,再处理刘备的事情。毕竟刘备这一关是最难过的。
但他们看到从城门中蜂拥而出军士突然变得安静下来,而后再出城的军士都排着队出来,二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毕竟从他们的角度,根本看不到城内的情况。
随着城中的军士持续排队出来,二人都意识到了什么,相互看了一眼,露出会心的微笑。
不管怎样,二人成功了,总算救了兄长一命。
也许兄长会有误会,但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相信以后兄长会理解的,毕竟他现在已经不再做无谓的反抗了。
凌云令军士划出几块区域,由张辽、高顺等大将负责降军的接收事宜。而且他把接受地点分散到各个城门。有军士禀报说,其他城门都有降军出来,所以凌云为了提高效率就分别安置。
城中兵马较多,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出来。而刘备也没等到人都出去才现身,而是夹在大队的军士中间出了东门。
收拢降军的事无须关羽和张飞插手,他只在城外安静地等待着刘备。
忽然,二人在众多的军士中看到了刘备的身影,他们急忙催马过去。
“兄长”关羽、张飞一齐说道。
刘备将马带离了大队人群,看了一眼远处的凌云,叹了一声道,“你二人眼中可还有我这个兄长。”
张飞道,“小弟惭愧,若非事出无奈,小弟与二哥决不会做出如此举动。如今兄长已然看出,城中军士没有丝毫斗志,即便没有二哥的命令,他们也会出城投降。出城投降已是最好的结果,兄长也知道蔡瑁之死,凌云的一道命令,就把蔡瑁给逼疯了。如果凌云也下此命令,在危急关头,兄长你以为这些军士不会发生叛乱,就不会想取兄长的人头而求活命?”
刘备脸色微暗,又叹息道,“所谓当局者谜,为兄以为军令如山,谁敢不从。今天就看出来了,这些军士早有异心,只不过尚未逼到那个份上。都怪为兄,没有早早听从两位兄弟的劝阻,导致今日如此被动。”
关羽插言道,“兄长,此时也还不晚。只要我们兄弟还在一起,只要城中的军士未多有损伤,也算亡羊补牢了。”
刘备问,“不知道凌云将会如何处置为兄?”
说这话时,刘备心中黯然,他与凌云之间的摩擦太多了,虽然不相信凌云不会轻易掀过。但既然两位兄弟这样做了,就说明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而这种处置方法肯定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关羽沉吟道,“凌州牧并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