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夜静得出奇,静到可以听到街对面的吉祥。
黄芪。让夜相对安宁一些。
平安睡到了十点,爬起来去karma三楼公用阳台晒了几双袜子。一个白种女人坐在花台前望着她笑。那笑容让她感觉很饿。她决定去吃饭。
泰米尔的另一条大街。
刚进街口,平安看到了一个苏杭旅店的招牌。门庭幽暗,冷清,与喧哗的街头不相称。在蓝毗尼,红告诉她,自己住过苏杭,是一对温州夫妇新开的,很干净。
有人在吗。
隔壁紧邻的小卖部走出一个年轻女人。典型的浙江女人的精气模样。
我过来看看。平安说。小卖部粗糙的货架上都是国内货物。那女人的老公不在,应该是她一个人顾店。
那女人腾出一把竹椅子给平安。显然明白她不是来住宿的。
*女人在异乡,拉起了家常。
他们两口子来了不到一年,租下这个铺面装修出一个不带餐厅的小三层旅馆和一个小卖部。
老板娘觉得苦死了。钱不如国内好赚,加德满都的物价不比国内便宜。关键是大环境不好。每天除了限电外,还限水。而且限水时间不定。很多时候在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要爬去楼顶开水闸,还不能离开人,必须等着把几个大储水罐装满才可以关阀走人。物质条件好多比不了国内,比如装修时的材料常常是花跟国内一样的钱,却买不到跟国内一样质地的东西。用的吃的更是不如国内丰富。他们随身有一个小孩,教育也成问题,幼儿园远比不上老家。
想过回去吗。平安问。
想啊。旅馆没装完就想回了。可是没办法,投了这么多钱进去,总不能连本都拿不回来就回去吧,会被家里人骂死的。
这时来了个推单车卖菜的。
老板娘起身说要买点今天吃的菜。她跟那男人比划着。她说她不会说当地话,也不会说英语,所以不认识什么人,跟当地人买东西只能这么比划。
这里的杆秤很有特点。两个秤盘,一个放东西,一个放秤砣,哪边高就往哪边补小秤砣,然后加减。
平安没有打扰老板娘讨价还价。她想她是初来乍到还没有完全适应。如果日后再回来这里,如果他们还在,也许这女人已经习惯。
(十一)暴风雪之前(6)
黄河拉面馆。从苏杭往前走一百米不到。藏青色的幌子已经陈旧。那是在纳加阔特遇到的北京两口的那老婆推荐的。
掌柜的是个回族老母亲,裹着黑绒头巾,忙进忙出。后厨里是个年轻小伙子一直在揉面。前堂有个一岁多的小孩子,拖着扫把满屋子晃。
平安说,我老家也是西北的。
西北的都来这里吃哩,还有其他北方人也过来。她高兴的回。
您来几年啦。
六年了。
六年。那是平安离开海城并且不停行走的年份。
这是一家来自青海的祖孙三代,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后厨忙的是小儿子,大儿子跑外了,满地跑的是小孙子,孩子的妈妈是尼泊尔人。
你们每年都回去吗。
回过两次,从西藏走,顺便在拉萨转几天。
习惯吗。
还行,这里比西宁好赚些。
进来一个女人抱起孩子。孩子不情愿的甩开扫把。那女人很不起眼,皮肤暗沉,头上披着纱丽。
尼泊尔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不知道孩子妈妈是不是原来也信。平安暗语。
历史上穆斯林与印度教派一直冲突不断。撇开种族和信仰问题,单是生活习惯就完全不同,比如饮食上前者不吃猪肉,后者不允许碰牛肉。那么一旦印度教徒和*教徒结合会有什么说法,如何协调……这些问题,平安好奇,但不好意思开口。也许她想太多。也许跟汉人与穆斯林通婚差不多。
情感,最基本前提是包容。
端上来的粥很大一碗。花卷撒着西北特有的姜黄粉。那是熟识的颜色与味道。
的确不少中国人来这里吃饭。还有不少当地人。桌子一直没空下来。由于店面小,人们要站着等位置。份量足,味儿地道,价格合理是一个原因。再有,就是思乡情结,做饭的吃饭的都逃不掉。食物成了最佳寄托。
平安离开前给那位回族老太太和她的混血孙子拍了两张照片。老太太看着照片高兴道,一直忙馆子,好久没照啦,还是孩子百天时照过。
这餐饭平安碰到另一拨吃饭的,前前后后总共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