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没事,没事!”中年人脸上有些急躁的说道。其实,刚才是他走得太急了,想要拐弯的时候,正好撞上了走在路边的刘东。
不过他着一下撞上去,不仅没有把刘东撞到,反而把他自己弹了出去。
“哎,这个小伙子,身上也太硬了!”中年人心中暗自想到。随后,他便摇了摇头,这时候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后,中年人下意识的紧了紧怀中的军绿色背包,抬头看了看挂在路边店铺上边的匾牌之后,也不管刘东,便急匆匆的走了进去。
注意到中年人的动作,本来还想着这次可能要多道些歉,甚至可能要赔些钱的刘东,脸上不禁有些愕然。
他可是知道自己身上的肌肉强度,别看着刘东只有一米八,而且身材也略显削瘦,但是体重却有将近90公斤,常年练功打坐,已经把他的筋骨拧实到了极点,远超常人。
所以,哪怕是刘东刚才并没有用力,只是那个中年人自己撞上来,那么跌出去,并且感觉到疼的也绝不是他。
“抱月轩!”抬头看了看中年人刚才进去的店铺,刘东略微想了一下后,也跟着走了进去。
当然,在古玩城三年多,对这里的任何一家店铺他都非常熟悉。这座抱月轩跟王坤的金玉阁一样,都经营者古玩和玉石的生意,不过抱月轩经营的玉石种类不想王坤的金玉阁那么杂,在这里只有一种玉石,那就是和田玉。
所以,刘东走进这家店铺,也就是冲着和田玉才进来的。
本来按照他最初的打算,是想从王坤那里买些表现不错的和田玉料来打磨自己琢玉的功夫的。毕竟翡翠是硬玉的代表,作为雕刻材料他已经不缺。
但是身为软玉之王的和田玉,他却一块也没有。而在中国琢玉的手艺,从根上说还是以雕琢和田玉为主,毕竟相比起从殷商时期便开始流入中国的和田白玉,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琢玉手艺。翡翠真正在中国大行其道,还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
说道这里,却又不得不提到,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的两个女人,正是她们才让翡翠真正为中国民众所接受,并在今天发展成为能够与和田玉相比美的珍贵玉石。
而这两个女人就是曾经说出‘宁与外邦,不与家奴’这句丧权辱国之言,并把中国推进**深渊的‘慈禧太后’和后来的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
慈禧太后可以说是中国翡翠潮流的始作俑者,她对翡翠的迷恋则更是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传说当时有位来自英国的进贡者,将一枚很大的钻石头饰献给她,却没有引起这位中国女皇的欢心。而另一位进贡小而精美翡翠饰品的官员却得到宠爱。从此,各地向朝廷进贡的人,就都选择上等翡翠作为贡品,以博得她的欢心。
后来,根据慈禧的心腹大太监李莲英的《爱月轩笔记》记载和陵墓发掘资料作证,慈禧陪葬的翡翠精妙绝伦,空前绝后,在她尸体脚下有翡翠西瓜两个,长约15--20厘米,当时价值超过五百万两白银;翡翠白菜两棵,价值一千万两白银,现在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翡翠荷叶与四个甜瓜,翠佛、玉佛等一百零八尊,桃、李、杏等宝物共大小二百件。由此可见这位“垂帘听政”的统治者奢华之极,也证明了慈禧太后喜爱翡翠的程度。
当然,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宝藏,慈禧的陪藏品要比说的这些多出百倍。只是这里便不一一列举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翡翠故事
ps:抱歉,昨天晚上打雷下雨的,网断掉了,今天到公司,才有时间上传,大家多多包含!
另外感谢书友‘140822231722550’打赏支持!非常感谢
第一百三十七章翡翠故事
同样作为近代名人,曾经的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也是一位爱翠成痴之人。
20世纪30年代,有位bj翡翠大王买到一块翠料,翠色极佳,能工巧匠将它雕琢成一对手镯,款式新颖,玉质鲜艳,如水般剔透。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以4万块大洋价格买到手镯。宋美龄见到杜夫人佩戴的翡翠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杜夫人只好割爱送给宋美龄,专家估计到今天如果拿到香港,拍卖会上至少可以拍出1000万港元的价值。
2003年的时候在美国国会纪念二次世界大战50周年的酒会上,96岁的宋美玲女士手上一对满绿的手镯,翡翠马鞍戒,胸前别着一只翡翠别针,一对翡翠耳环,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高贵典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