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2/4 页)
东拿着放大镜走到转心瓶旁边,然后用手把瓶子转到一个角度之后,刘东拿着手中的放大镜用一种斜视的角度,朝转心瓶镂空的位置看了过去。大约两三秒后,刘东才抬起头,看着此刻惊疑不定的文老头说道:“证据我找到了,文老来看看吧!”
听到这句话,文老头放下手中刚才与刘东签订的法律文件,连忙绕过长桌,走到刘东身边,然后在刘东指点之下朝着转心瓶上看去,结果一看之下,文老头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那眼神就仿佛见到了鬼一样。
“不可能,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噗通!”文老头接受不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而他手中的放大镜在落地之前,被刘东伸手捞了回来。
“爸!”文丽连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而这时候,心中无比好奇刚才文老头看到了什么的收藏协会众人也不由纷纷上前,第一个冲上来的就是离得最近的吴老。
然后按照刘东和文老头所看的方向,很容易就在转心瓶内侧的青花花叶上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简体字‘朱’,当然在15倍放大镜下,这个‘朱’字有大拇指那么大,没有了放大镜的辅助,单纯肉眼不注意的话根本就看不到这个字,而且这个‘朱’字并不是后来刻上去的,而是烧上去的,而且用的还是微雕。
“朱仿,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朱仿再次现世了!”董老看完之后,不由感叹的说了一句。
接下来众人也一一看了一遍,几乎所有人都对朱仿几乎天衣无缝的造价工艺而感叹。同时也为自己的打眼而有些脸红。
不过想到在场所有专攻瓷器的鉴定师全部都打眼了,众人心中的惭愧之感倒也淡了。确实颇有些法不责众的意思。(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见朱仿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见朱仿
而在众人一一观看朱仿暗记的时候,刘东已经把桌子上的转账支票和钧窑笔洗收了起来。至于文氏父女,也许是觉得丢人,也许是心疼那六千八百万的支票落入刘东这个仇人之手。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总是等众人把转心瓶上朱仿暗记看完之后,文氏父女已经不见了人影。
“刘东你是怎么发现这瓶子上朱仿暗记的?”吴老问道。
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好奇的地方,刚才他们也看了,用肉眼看的话确实很难看出来。而且,这朱仿暗记还藏在转心瓶内侧的青花内壁上,受到外侧粉彩镂空表层的遮挡,光线又比较暗,如果不是正对了角度,一般用放大镜也看不到拿出朱仿暗记,否则也就不会让那么多专家打眼了。
“呵呵,吴老!再学瓷器鉴定之前,我就是一个琢玉的工匠,恰巧对微雕也比较在行,所以这眼力自然也要比一般人好一点。”尽管这个解释显得有些牵强,不过倒也让众人心里接受了。
“你之前是琢玉的师傅?而且还精通微雕?”吴老爷子有些难以置信道。
闻言,刘东笑着点了点头。
“唉,以前总听人说‘天才’二字,原本还有些不相信,不过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吴老过誉了!我可不是您老说的天才,我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平凡人而已!”这刘东倒是没谦虚,如果刨除了舍利元光,他确实只是一个平凡人。不过这句话听在别人耳中确是谦虚之言。
“行了。行了。年纪轻轻的。怎么跟我们这些老头子一样,婆婆妈妈的!”吴老是属于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尽管对刘东沉稳的表现非常满意,不过嘴上却仍然不放松。
听到这里,刘东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没有接腔,而是转向坐在中央的董老问道:“董老,这件朱仿珐琅彩转心瓶能不能交给我?”
“你要它干什么?”董老皱了皱眉问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对于刘东,他的印象极佳,年轻有才华,为人稳重,谦虚知礼,浑身上下都是优点,当然缺点也有,就是性子稍微急了点,脾气也有些直,不过这都是年轻人的通病。不算什么坏事。
所以,董老现在已经下定了把刘东吸收进会里。然后全力培养他,而且心中甚至生出了收刘东为徒,然后把自己一身的书画鉴定本事传给他的心思。也正因此,对于刘东的言行,老爷子也是格外的在意。
想当初朱伯勤也是年纪轻轻变才华横溢,不到三十就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原本应该是前途无量,继续发展下去能够有机会成为唐英、何朝宗那样的制瓷宗师,没想到一念之差,却是走上了歧途,最终锒铛入狱,命丧黄泉,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