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页)
这种看起来似乎挺先进的丈量步车外,大多数吏员使用的是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工具,看起来有点象是圆规,他们称之为“步规”。步规的两只脚距离是固定的,正好是五尺,使用步规量地,每一次量得的长度称为一“叉尺”,长十六叉尺,宽十五叉尺,就是一亩地了。
吏员们要在荒原上精确地量出土地的面积,平均分成五十亩一块的土地,划上界线,竖好界碑。由于土地是要平均分给老兵们的,因担心他们得了土地后会挑剔,吏员们做得格外认真细致,工作速度就慢了下来。半日过去了,也不过量了百多亩。
青云觉得这样不行,心下盘算了一番,便找到刘谢私下提了个建议。
龚知府之前说过,要从长云山脚下的吉门子庄出发,往北七十里,往西七十里,在这一大片土地上量出要分给老兵们的田地。七十里就是三十五公里,如果这一整片都是平地,都可以开垦成农田的话,则完全超过一千平方公里,也就是一万五千顷的面积,根本用不着量得太过精细了,四四方方地把地一亩一亩划好,边边角角不必去管它,这样也可以省下不少时间。若是有哪个老兵拿到地后嫌自己的废地多,那就把邻近的边边角角零散地块补偿给他就行。
刘谢与周康商量了一下,又问过同来的熟手吏员,觉得此法可行,便照着做的,果然提高了效率。众人都觉得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并不是做梦,等差事办好了,他们也就有机会受嘉奖了,立刻觉得更有干劲了。
有人休息时抓起一把泥土细瞧,都笑说:“看起来是能种出粮食的土地,若是侍候得好,用不着两年就能丰收了,说不定比咱们那里还强呢!”
另一个人便笑话他:“你若真的动了心,大可以向府衙买一块地去!这地便宜得紧,比在南边买地划算多了。就怕你找不到人手耕种,只能抛荒!”
那人便不服气了:“谁说我找不到人手?大不了雇几个东秦人得了!先前不是总有东秦人过来给我们做长工么?只不过这两年少了许多罢了。”
青云正在一旁帮着计算土地面积,做标签,登记入册,闻言心下微微一动,但很快就打消了念头。买地种粮食什么的,回报太慢了,刘谢可能只在这里待三年,她还是不要费这个事的好。况且她在此地也是人生地不熟的,未必能找到人耕种呢,倒是可以找找其他来钱的法子。她虽有几百两积蓄,但每日支出不少,比从前在清河时花的钱多了,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
太阳西斜时,众人收拾东西,动身返回吉门子庄。最接近村庄的土地基本丈量完毕了,明天开始,要往再远些的地方去。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骑马走着,青云趁机向一位熟悉丈量事务的吏员讨教,说话间,远远地瞧见吉门子庄外有人骑马等候。她定睛一看,却是曹玦明。
他怎么来了?
ps:(经常看到这种忽然乱入的第三人视角叙事方式,我也试一试……)
第二十九章 夜谈
曹玦明是送药过来的。他送的不外乎解暑的、治水土不服的、治外伤等用途的药,以及一种涂在脸上、手上或身上的油脂状半液体,可以大大缓解被风吹日晒伤害到的皮肤。若是在早上出发前,他送出这些东西,可能这一票大男人里没几个会对此有兴趣,但他在傍晚时送来,众人都已经吃过苦头了,对他送来的药自然热情无比。
此时天已经黑了,曹玦明又是走了远路过来的,身边除了马,就只带了一个麦冬,周康便留他们吃饭过夜,反正山洞里有的是地方。只要被铺什么的准备好了,住山洞比住帐篷舒服些。
曹玦明欣然答应下来,又去给马留安诊脉,开了点现成的药丸,并且给丈量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把了脉。他还拿出一个消暑茶的方子,材料都是现成的,让众人明日早起熬上几大壶,随身带着随时喝几口,可以大大减少中暑的可能。众人都十分感激,连马留安也十分给面子地在吃过药后,很快就爬了起来,跑到众人吃饭的地方向他表示谢意。
青云远远瞧着他与众吏员相谈甚欢的模样,暗暗撇了撇嘴。刘谢还在一旁十分感叹地道:“小曹大夫真是仁心仁术,怕我们在这吉门子庄受了苦,没处请大夫,还特地跑来给我们看诊。幸好他来了,否则我们还不知该拿马吏员怎么办呢!若要送他回城去,又腾不出人手来。”周康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就连钟淮,也认为今日干活的辛苦程度远超他想象,他真害怕自己会撑不住病倒,有曹玦明在就安心多了。
青云心里更郁闷了,她又不能在这时候泼他们冷水,只得抿着嘴给他们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